第87部分 (第1/4页)

邱敏也知道沐泽说的没错,可是去年江淮才刚闹过蝗灾,虽然因为灭蝗及时,百姓不至于颗粒无收,可也仅仅是没造成大片饥荒饿死人而已,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给朝廷?

邱敏道:“你知不知道在地里刨食的百姓有多苦?每年交完赋税,剩余的粮食往往都不够自己家里吃,然后就只好去向地主借粮。借三担粮,到了第二年收割,加上利息就得还四担粮,于是到了第三年就得借更多的粮!这样年年透支填补亏空,恶性循环,肩上的负荷越来越重,这还是一般年景的时候,遇到灾年会更惨。他们就像牛马,从年头忙到年尾,从来没有解套的一天,直到累死!”她原来也不知道这些,只是那时离宫,和卢琛在一个小山村里住过几日,听村里人说起,才知道他们就算太平年景,过得也这么艰难。

沐泽感觉自己快要崩溃:“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就是缺钱,谁能给我钱,我跪下来叫他祖宗都行!”

邱敏眼角一抽,知道他素来不要脸,可堂堂一个皇帝不要脸到这地步,也太奇葩了。邱敏道:“要不发动官员和商人捐款?”

沐泽轻嗤一声:“越有钱的人越吝啬。国家大义这种漂亮话也就嘴上说说而已,没几人有这么高的觉悟。”

邱敏一想也是。有句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自古清官少,贪官多,让官员捐款,他们只会对皇帝上演一幕幕哭穷的大戏。商人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利益,让他们拿出钱来,他们多半要问一句:凭什么?前几年让商人捐钱,是以盐引为诱饵。总不能才三年时间,就把当初承诺的盐引收回来,重新当饵再发一遍吧?那以后谁还会相信没信用的朝廷?

“可是从百姓手上剥钱,能剥多少?万一将百姓逼上绝路闹起义,那不是对国家更加雪上加霜?我觉得这钱还是要从富人手上得。”邱敏尽量劝沐泽放弃加税的想法。

沐泽想了个阴招:“要不这样,我找个几个酷吏,提他们的官职,然后私下授意他们去敲诈富户,等钱筹的差不多,我再出来主持公道杀了他们,给那些怨气横生的富户们消气。这样所有的坏事就都是那几个坏蛋做的,我只是一时受小人蒙蔽,醒悟后及时拨乱反正,还天下一片清明……”

邱敏无语:“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这么黑!”

这家伙就不能光明点么?

沐泽只好郁闷地闭上嘴,邱敏既不让他加百姓的税,又不让他敲诈富人,这是要闹哪样嘛!

邱敏心想不能跟百姓要粮,这是绝对不可越过的底线,贫穷会滋生暴力,如果老百姓到了连明日的吃食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地步,那离他们铤而走险犯罪起义也就不远了。

所以这粮饷只能从富人手上得。虽然去年江淮地区闹灾,老百姓家没多余的粮食,但是富户的仓库里还存有不少前几年的积粮,再不行,拿钱去湖广买粮也可以,湖广也是产粮大省。

只是故意去敲诈富人钱财,这也太过分了。毕竟富人的钱也不见得都是来路不正,也有可能是通过正当途径和几代人努力,积累出来的家产。

但如果是富人犯罪在先,那么抓他、罚他、甚至将他砍头,没收全部家产,都是理所应当,老百姓还会拍手称快,觉得皇帝圣明。

犯罪……去哪里找犯罪的富人?

利益汇集的地方最容滋生犯罪……

利益汇集的地方……

海贸获利巨大。

邱敏灵光一闪:“有了!没钱,抓走私去!”

从海路返回大祁的路上,邱敏从海员口中听说了一件事,就是朝贡贸易。

朝贡就是周边的小国对大祁称番,向大祁纳贡。事实上,他们送给皇帝的贡品,在邱敏看来大多无用,有的国家甚至每次来都送动物,比如孔雀、长颈鹿、狮子、大象,都是没实际用处还要花钱养的废物——又不能建个动物园向百姓收门票。皇帝却要回以丝绸、瓷器、茶叶、金银之类的赏赐,价值远远高于收到的贡品。

因为是外国贡使,来了以后不仅会受到良好的接待,沿途的百姓还要负责替他们起运货物,就算农忙时节也不能免,地方官府要款待他们吃喝玩乐,给地方财政增加负担,最最糟糕的是,他们可以免税交易。

这就意味着这些来朝的外使,不仅仅带贡品,还带上自己的私货来祁朝交易——这部分都是免稅的,赚的全部归自己。对外国贡使来说,朝贡就成为一桩获益的美事,进贡给皇帝的货物很少,绝大部分是用来贸易的附搭物。而一些商人,看到这里面免税的好处,明明不是贡使,却将自己连同货物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