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川陕之变(5) (第1/2页)

送行的百姓七嘴八舌:“听说虞大人要高升啦,都没能道个别,请夫人们下来代虞大人喝一碗泉州的水吧!”

“喝一碗泉州府的酒吧!”

“尝一尝泉州府的点心吧!”

“虞大人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可都别忘了我们泉州府的人哪!”

刘飞燕只好下车来,象征性地喝了一碗水,拜托大家让开大路,赶路要紧。

孙成见此情景,在旁边愣啦!这是怎么回事?一个知府被调走,在全城会引起这么大的举动吗?万民设宴,夹道相送,这个虞丰年可不是一般的人,他能拥有万民之富,大宋百年基业,哪一任官员能做到这个地步?

正在他思虑之时,就见前边来了一帮人,为首一个老者,皓发银髯,体态健壮。老头旁边有两个小伙子,搭着一个金漆大托盘,托盘上一块红绸子盖着鼓鼓囊囊的东西,不知是什么。

这老者来到车辆前双膝跪下,岳雷赶忙用手搀扶:“老人家,快快请起,虞大人不在车上,有话对我讲吧。”

老者说:“李将军,听说虞大人真的要走啦!泉州府的商户托我给虞大人送点东西。他在泉州府虽然只有三年,做了别人三十年都做不了的事,全城的商户都发了财,这都是念虞大人的恩。我们虽然不舍,他早该高升啦!平常给他送一个大钱的东西他都不要,这几天我们商会集资凑了俩钱儿,买酒不醉,买饭不饱。请几位夫人路上留着零花用,钱虽不多,这可是泉州府人的心哪!”

老者冲旁边一摆手,俩小伙子抬着那托盘过来了,红绸子一掀。里面露出了澄黄闪亮黄金五百两,五十个金锭子,每个十两。

孙成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一瞅,嘿,这一趟不白来。虞家人接过这五百两黄金还不得分给我一些。眼就放光了,都想替虞家人把金子接过来。

没想到,岳雷问车上的刘飞燕:“嫂夫人,这钱能收吗?”

“不能收!”刘飞燕又下车来,对老者说:“老人家。泉州府百姓的心意我领了,这五百两银子我们不能要。虞大人在,他也不会收。谢谢众位乡亲,银子请拿回去吧。”

孙成在旁边差点儿惋惜哭咯,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多少钱啊,收下来一辈子吃喝不愁,你们怎么还往外推?

那老者说:“夫人。这钱您得收,因为他原来就是虞大人给的,是你们家的。”

“怎么是我们家的哪?”

“夫人有所不知。虞大人在泉州府为官三年,俸禄不少,可他为百姓花的钱也多。泉州府没人管的孩子他给收养起来;乡民受灾,国家赈济钱粮不够,他筹钱往里搭;哪家买卖铺户要黄了,危困之中他给拿钱凑本儿。谁都知道钱好花。大人的钱也不是白捡来的,他在这儿做官怎么都好说。今天你们全家都要走啦,这可得欠债还钱。大伙儿不能欠着他一个人的钱。这钱您得替他收起来,不收也得收,钱是大伙儿凑的,没记账,您要不收,这钱我没地方交代。”

其实,老者说得既对又不对,不错,那些钱都是从虞丰年手里出去的,可一分一厘也不是虞丰年个人的,他最善于资本运作,让钱生钱,公款筹办钱庄、办商业、造船贸易,钱庄收了钱,商业赚了钱,贸易发了财,本金入库,利钱一半进了自己的腰包,一半做公益,收养孩子,赡养孤寡,扶植商业。

虞丰年瞧不起那些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做好事却苦了自己的官员,那是没本事。他在泉州三年,赚的钱堆金似山,为老百姓花出去的钱同样浩如烟海,双赢!

刘飞燕见不收钱,老者便不会走,只好回头把给他送行的通判马跳山叫过来,说:“马大人,你把银子收下吧,我家老爷早说要再修建二十所学堂,这个钱你就拿去修建学堂吧。”

马跳山说:“既然如此,我就替泉州百姓收下这些金子,大力修建学堂,多教学生。”命人接过了银两。

孙成虽然没捞着钱,却也在一旁暗暗赞叹不已。正待要走,又被一伙儿人截住,有人抬着一个锦帐——又叫“万民旗”,上边绣着四个大字:“惠爱及民”。另有一块匾,上边刻的隶书大字是:“明镜高悬”。头前一个冲着车辆见礼后说明来意:“我们是给虞大人送万民旗、万民匾的,请代虞大人收着,这是百姓的呼声。”

岳雷请示了刘飞燕,说:“好吧,大人德高,黎民所望,我就替虞大人收下。”差役把匾和锦帐接过来了。

车辆往前走,众人随后送……刘飞燕三番两次下车来:“众位乡亲,千里相送,终须一别,你们的心意,我一定转告我家老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