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平叛安天下(25) (第1/2页)

“等阎王是一种毒液。这种东西若打到石头上,石头马上就碎;若打到人身上,马上就会化脓,七七四十九天,他便化脓血而死。这就是他叫做‘等阎王’的原因。

“儿臣为练这种暗器,曾下过不少苦功,可以说百发百中。虞丰年手下的人再有能耐,他们能抵得住这阎王葫芦吗?再者说,行与不行,待我出城试它一试。万一转败为胜,我们也省得献城投降啊!父王,您看如何?”

“啊……孩儿,若是这样,那咱就大胆一试。好,速做准备,明天出兵迎敌。”

“好!”

次日黎明,南宁州城内的校士军卒,饱餐过战饭,收拾停妥,就要出征。王宣不敢上阵,他带着文臣武将,登上东城楼,给贺耀南现敌瞭阵。

单说贺耀南。他披挂整齐,背后背着阎王葫芦,胯下马,掌中五股烈焰托天叉,带领五千军兵,开城门,放吊桥,就杀出东关。贺耀南来到两军阵前,把烈焰叉一摆,军兵一字排开,压住阵脚。接着,命人讨敌骂阵。

时间不长,蓝旗官将军情报到中华军营。虞丰年听罢,说道:“那反贼王宣已到了绝路,怎么还敢跟我较量?来呀,亮全队,我倒要看看他王宣还有什么能为!”

虞丰年说罢,点兵三万,御驾亲临,带着所有的战将,来到两军阵前。

在旗罗伞盖之下。定睛往前观看,只见两军阵前,就站着孤单单、冷清清的一员小将。众将一看。满脸的瞧不起:“哈哈哈哈!看来,王宣要孤注一掷,把小娃娃都打发出来了。”说到此处,转脸便问战将,“哪位将军前去擒他?”

“微臣愿往!”

说话的是其中一路御总兵,银戟将王光亮。自来军营,也没有立什么功劳。想在虞丰年面前表现表现。

他讨下军令,催马晃戟。来到两军阵前,跟贺耀南见面:“对面的娃娃,报名再战!”

你别看贺耀南年轻,因他受过名人的传授。又有阎王葫芦保驾,所以,这家伙倒挺稳当。贺耀南见一员老将来到阵前,也是满脸的看不起,他不报姓名,先问来人:“你是谁?”

“王光亮!”

“啊,无名的小辈。在虞丰年手下,你算个老几?王光亮,我这手轻人不欺负上岁数的。你赶快回去。让那有能为的过来。什么岳震、董先、憨虎、秃熊,再不济把牛皋换上来!”

“什么?”王光亮一听,气了个大红脸。“小兔崽子,你的年龄不大,口气可不小啊!休走,着戟!”说罢“哧楞”一声,抖戟分心便刺。

贺耀南见戟刺来,忙接架相还。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

贺耀南一边打着,一边琢磨:“我父王与大帅。还有众位将军,都在城头给我观战。今天,待我露出两手,让他们瞧瞧。”

想到这儿,抖擞精神,将烈焰叉舞得上下翻飞,一口气就战了二十几个回合。接着,故意露个破绽,虚晃一招儿,圈马就走。

王光亮见了,心里说,原来你没什么能耐呀,想不到小孩儿也会说大话!嗯,我不如乘胜追击,一举攻占南宁州。想到此处,催马摇戟,紧追不舍。

贺耀南一面策马奔跑,一面朝后观瞧。他见王光亮追上来了,赶紧把烈焰叉交到单手,把葫芦托在掌中,对准王光亮的面门,一拍葫芦底,“哧”!就见有股毒水,直奔他喷来。

王光亮刚一愣神,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哧”地一声,毒水正喷在脸上。这玩艺儿凉丝丝的,跟凉水差不了多少。但是,眨眼的工夫,变样了,王光亮就觉得好像一百个蚂蜂蜇的一样,疼痛难忍。

他不由“啊呀”大叫一声,撒手扔掉大戟,双手捂脸,摔于马下。

还没等王光亮翻身起来,驸马贺耀南已赶到眼前:“王光亮,我说不跟你伸手,你却逞能。哼,这是你自取其祸。着家伙!”话音一落,贺耀南挥动烈焰叉,扎透王光亮的前心。可叹哪,那么大的银戟将,立功心切,不料今日死于非命。

虞丰年在后边看得清楚。他见王光亮死于前敌,不由失声惊呼:“啊呀,我的老兄啊!”也是以前跟着自己鞍前马后打过金兵的。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光亮的儿子是“宝戟太岁”王耀宗。王耀宗也年轻人当中的佼佼者,论真本事比大帅岳雷差不了多少,比牛通宗良韩起龙韩起风都要高得多,可是这孩子比较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也不贪功,单打独斗出场的机会比较少,不过深得虞丰年喜欢。

看爹爹毙命,王耀宗当场就“啊呀”了一声,背过气去。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