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几分钟后,葛洪挂了电话,喜道:“妥了,老英叔说明天方便,刚才还跟我透了底,如果你确有诚意,还可以打个九折。”

张去一心中一动,3000万打九折就是2700万,足足少了300万,这可不是少数目,对方很显然急着出手,其中会不会有猫腻?

果然,葛洪话风一转道:“不过,小大师,那四合院的情况我要先给您说清楚,如果你觉得可以接受,我再带你去瞧瞧,免得浪费您的时间。”

“哦?说来听听!”张去一点了点头。

原来那老英叔的四合院是集体混住的,前身是京城红星纺织厂的员工宿舍,后来工厂破产倒闭,名下所有资产都变卖掉,用于偿还债务和支付工人的薪资。

当时老英叔的父亲把那座四合院买了下来,但原红星厂的员工却不肯搬走,老英叔的父亲与人为善,再加上政府号召群策群力,照顾下岗工人,所以允许他们继续以租赁的方式在四合院内居住,每月只是象征性地交纳些房租。

一直到现在,老英叔的父亲已经去世十几年,那些员工整整在四合院里住了几十载,有些人连孙子都会打酱油了,都把四合院当成自家的了。

近几年,老英叔的子女都出国发展了,而老英叔也觉年纪渐老,所以准备把四合院卖掉,然后跟着儿女到外国居住。

这时,问题来了,住在大院内的十几户人死活不肯搬走,劝也劝不听,撵又撵不动,还扬言称要他们搬走可以,除非政府给他们分房,因为当年国企红星厂倒闭时,是政府出面安排他们继续住下的。

为了这事,老英叔一直闹心,本来这地段极好的大四合院反倒成了烫手山芋,好几名买家都被吓跑了,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卖出去。

张去一听完葛洪的叙述,不禁恍然大悟,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是十几户人口,确实相当棘手,难怪没人敢接。

“葛叔,你明天带我去瞧瞧,如果合适我就买下。”张去一道。

葛洪吃惊地道:“小大师,你真的打算买啊?”

瞎眼老态点头道:“小大师,你可要想清楚了,住在哪四合院里的都是地道的老京城,好比盐油不进的滚刀肉,任你软硬也不吃。敢动他们一根指头,这些家伙保准闹得你鸡犬不宁哦!”

“对对对,小大师,更何况你一个人也住不了那么大的地方,不如再找一间小的四合院。”何氏也劝道。

张去一笑了笑道:“先看过房子再说吧!”

只要房子合适,那些老赖张去一半点也不担心,要把他们撵出去,他有的是办法。

离开了葛兴家,张去一回到京华大学,刚准备睡个午觉,竟然接到了周瑜亮打来的电话,略略掐指一算,暗喜道:“茂林松柏正兴旺,金龙吐珠财自来,咦,上上签,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喂,张少,今天有没有空啊?”

张去一刚接通,周瑜亮满脸春风的嗓音就从电话那头传来,用相音之法听之,明显带着一股老树开花般的喜意。

张去一笑道:“今天周六,有空,咋了?周总不是忙着造人吗?”

“咳咳……造完了,还一炮双响,这不,我特意进京给您这位送子观音还福来了,嘿嘿,我刚下飞机,今晚一起吃顿饭呗!”

“我去!”张去一差点一头栽倒。

第150章 你赚了

金聚德。

装璜得贵气而土豪,就好像其最出名的烤鸭般金灿灿,亮得油光可鉴

此刻,饭桌上美味珍馐摆满一大桌,而吃饭的却只有两个人,负责上菜的旗袍美女心里暗暗滴咕:“能吃得完吗?”

“张少,金聚德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差不多两百年历史,这烤鸭更是赫赫有名,来,赶紧尝尝!”周瑜亮热情地招呼道。

此时的周瑜亮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满脸红光命宫泛喜,本来晦暗凹陷的泪堂变得饱满而光洁,这可是儿女双全的大喜征兆。

张去一笑嘻嘻地道:“恭喜周总了,这次你媳妇怀的极有可能是龙凤胎哦!”

周瑜亮闻言大喜,他媳妇怀孕不足两个月,医院虽然能确定是双胞胎,但却还识别不出胎儿的性别。此时听张去一竟说是龙凤胎,周瑜亮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现对张去一的本事可是到了深信不疑的程度,既然张去一说是龙凤胎那就肯定是龙凤胎了,喜滋滋地道:“龙凤胎啊,太好了,张少,这还得多谢你帮忙呢!”

张去一暗汗,这话听起来咋那么别扭,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