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孙氏低头想想,嗯了声,仍不愿露面儿。

“海棠,娘不会说话,你去说!”

“我的那部分早说完了,现在就差你一个了。”

“我,我,我不敢。”

在孙氏眼里,那些话筒和摄像机就像鬼物一样可怕。

“没啥的娘,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

“那哪儿一样!”孙氏瞪眼,耍起小孩子脾气,死活不出门。

江沐雪便道:“就说说你为啥要做慈善,为啥要帮助那些老人。顺便,借着这次机会,鼓励鼓励那些生活的不如意的老人家,让他们每天开开心心的,若有机会,就出去做点喜欢做的事。”

江沐雪慢声细语的说完,孙氏很认真的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

采访的记者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生,甜甜的喊孙氏奶奶,问的问题很简单,孙氏渐渐平静下来。

让人意外的是,竟超常发挥,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

次日,俩人的访谈登上本地时报的头条,至此,白海棠与孙氏的名字正式打响。

采访过后,当江沐雪与孙氏再次走进各个养老院,那些老人们均以十万分的热情相迎,有些老人还自发组织为二人表演节目。

那一刻,孙氏才体会到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

ps:感谢绿豆锅巴的打赏,感谢梨涡浅浅的宝贵月票,么么哒!(未完待续。)

第230章 保姆婆的梦幻乌托邦(23)

接受完报社采访,孙氏立刻把目光转向家乡那方热土。

这十多年,“回家”二字,一直萦绕在孙氏心间,至于怎样回去……当孙氏开口提出要在家乡做慈善时,江沐雪知道,孙氏找到了最好的方式。

婆媳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在接下的半年时间,一笔接一笔钱财物资飞向窝窝村等附近的十里八村。

几个乡镇村民顿时沸腾起来。

消息铺天盖地,一个接一个而来。

一时镇上盖了所养老院,里面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时某村多了一所小学,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板凳都是新的;又一时乡镇医院多了许多先进的配套设施,更加方便村民们看病就医……

所有人在高兴的同时纷纷猜测,这个幕后的大善人到底是谁?

这年头,做好事不留名的人,真的不多了。

只有李乾常一家,激动雀跃不已。

他们早猜出是白海棠的手笔,待电话确实之后,李乾常心绪复杂,一夜未眠。

次日天还没亮,便一个人耷拉着烟袋锅子出了门。

踏上他走了几十年的乡间小路,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那条熟悉的小道儿,记得十一年前的那个早晨,也是天刚蒙蒙亮,白海棠拉着孙氏经过。

笑着对他说,要去给娘看病。记得当时他还很热心,要去帮忙,结果被白海棠果断拒绝。

然后他就远远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直到消失不见。

而她这一走,便是十多年,这些年,那个瘦弱的却很坚强的背影一直回荡在他脑海,常常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惊醒。

有一次竟然做梦白海棠带着孙氏回来了,同样经过那条小路,她笑着对他说,我娘打了点滴,大夫说没事,要在家静养。

那夜醒来之后,李乾常再也睡不着。

这些年,他把自己的心思藏的特别深,即便被儿子、儿媳看出一二端倪,他仍装作不知。

但是,随着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李乾常如今再不想遮掩。

什么羞耻,脸红,闲言碎语……突然间,他什么都不怕了。

或者你说我不要脸,老来思。春;又或者说我风。流老鬼,花甲之年还想着浪漫的爱情。随便你怎么说,与我何干呢?

走了一路,李乾常突然想通了,并满心热血,期待白海棠的回归。

若说从前他不明白,但现在,他非常明白白海棠此举的含义。

当年,她狼狈的离开,如今,她定要风风光光的回来,受众人敬仰,让那些不肖子孙睁大眼睛看看,没有他们的赡养,她照样的活的风采!

钱月牙起床稍稍收拾后就猫腰在厨房做饭,看到公爹满面红光,喜滋滋的回来立刻惊的愣住,咋啦这是?

……

就在窝窝村的人悄悄猜测大善人的庐山真面时,江沐雪与孙氏接受了乌江电视台的专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