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强军顾忌chūn家和易锋寒与chūn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都断定商山君回天无力、败亡在即,都不愿意就此强攻,在城下劝降不已,至今对峙不下。

只有易锋寒比较倒霉,接连击溃了两股民兵组织之后,眼见就要抵达銮京,却遇到了建忠将军魏乾,要说这人的官职甚为低下,官拜五品,倘若是放在地方之上,倒也算是一方大员,可是在京为官,动辄就是一、二品的重臣,这种五品闲职跟扫大mén的实在也没有多大区别。可偏偏就是这个人,将易锋寒拦在了銮京南方的秭还城。

望着前方奋勇攀城却不住坠落的士卒,易锋寒皱眉道:“鬼隐叔叔,这魏乾是什么人?无名小辈,怎么如此厉害?”

鬼隐龙韬道:“其实说起来,魏乾此人也是我渭州了不起的人才,他是将mén之后,幼年便有雏虎之称,抗击青倭的战争中,秭还城先后击退青倭攻城十六次,名义上是秭还城太守刘宣之功,实际上全仗他从中组织发动城中军民,居功甚伟。”

易锋寒惊讶的哦了一声:“这样的人物,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鬼隐龙韬满面惭愧地道:“此人并非我易水人,在朝中又饱受排挤,属下以为千户永远不会与他jiāo集,所以未曾将其资料呈jiāo千户。小理”

易锋寒愕然道:“他为什么遭受排挤?”

鬼隐龙韬呵呵笑道:“还不是他父子不会做人?魏乾的父亲魏全忠曾经追随先千户抗击虞国,战功卓著,最后积功封为骠骑将军,为人忠直,颇受军民爱戴,可是他本人仅仅是地方士族出身,没有太过复杂的背景,又不善钻营,朝中几乎没有一个朋友,xìng格又复刚直,当年先帝yù图除去先千户,四处罗织罪名,把主意动到他头上,按说他并非先千户的亲信,又在朝廷任职,顺水推舟乃是常理,他却偏偏为先千户据理力争,甚至怒斥先帝自毁龙城,后果可想而知,先帝暴怒之下,治了他一个犯上之罪,险些夷其三族,后来总算chūn千户看不过眼,上奏为他求情,才改判斩立决。魏乾更不用说了,除了待在家中学文练武,就是出入民间了解疾苦,从不结jiāo官宦,抗倭战争中立下大功,也没有人愿意帮他上奏请功,所有功劳均被刘宣冒领,他那建忠将军的虚衔还是商山君即位后为了收买人心,不知道哪儿翻出来他父亲曾经官至骠骑将军,当成照顾功臣之后顺手给的。幸好他父子不讨好人,倒也没有得罪人,否则当时有人提一句他父亲是论罪伏诛的话,恐怕他到现在都还是白丁。”

易锋寒不解地道:“既然如此,他官小权无,怎么能够调动军队、如臂使手?”

鬼隐龙韬道:“他们家世居秭还城,历代皆以乐善好施、仗义任侠闻名,秭还城有不知道后夷皇帝的,没有不知道秭还魏家的。再加上抗击青倭一役,魏乾力挽狂澜,保护了城内军民的安全,在秭还城的声望一时无两,如今只要魏乾登高一呼,秭还城军民绝无二话。”

易锋寒低声骂了一句:“能不能绕过去!我们志在銮京,无谓与这样的人死磕。”

“可是可以。”鬼隐龙韬犹豫道:“但是秭还城四通八达、jiāo通便捷,距离銮京不过五十里远近,倘若我们绕路经过,恐怕会被他们从后方追袭sāo扰。”

易锋寒正要张口,shì立在他身后的刘方、邓璞对视一眼,双双上前请命:“易千户,多日以来,承méng收留关照,未有寸功,这秭还城就jiāo给我们吧!”

这刘方、邓璞二人自从被赤老虢击败、溃散逃入陇川之后,便过着东奔西逃的日子,及至易锋寒宣布招揽陇川百姓进入易水郡,他们也将自己的残部化整为零,融入难民之中,hún入易水郡。却不想他们刚一进入易水郡,还未想好下一步怎么返回隆北,便被易锋寒请入府中。易锋寒不但没有难为他们,还允许他们收揽旧部、自成一军,并且全力拨付补给,经过这一段日子的整顿,刘、邓二人的部队集结了七成有余不说,武器铠甲都更换完毕,战斗力比之全盛之时只高不低。此次易锋寒北上,自然也将他们带上,一方面壮大声势,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回归故里。

不过令刘、邓二人憋闷的是,一路上易锋寒都是调动易水郡的军队作战,从未命令他们上阵,使得他们有种有恩不能报的感觉,现在看见易锋寒所部遭遇猛烈阻击,顿时逮住机会请战。

易锋寒呵呵笑道:“那怎么行?你们原来是客,我这次北上,原本就是让你们有机会安然返乡,怎么可以让你们冒险出战?”眼中jīng芒爆shè:“魏乾要做忠臣,我就成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