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白名鹤不用再说的更细了。

陈阿大什么都懂,也知道这些人挡了他们的财路。这不是白名鹤一个人的财路,这关系到广东整个都司衙门,甚至是当今万岁,还有东厂、宫内的财路。

换成东厂这些人出手,这些混混这会已经成骨头送去熬胶了。

“对了,小白呀。我下午进城的时候,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消息。东边采石场有个人说欠你一条命。”陈阿大是下午进了京城,押运着一些东西赶着车队过来的。

白名鹤对陈阿大称呼自己小白,可是恶寒于心呀。

可能怎么办,你和陈阿大吵也不管用。只能是当作没有听到,开口问道:“谁?”

“樊良!就在东郊采石厂,这也是一条汉子,整个采石场上下无人不敬重。所以你早上在小朝会上的奏本,中午就有人传到了采石场,专门告诉他的。”

白名鹤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有机会的话代个话给他,不是他欠我白名鹤一条命。而是……”白名鹤想说,却又不敢说。陈阿大跟白名鹤接触的时间久了,知道白名鹤有时候敢说一些杀头的话,在白名鹤停顿的时候赶紧劝:“有些话,不能说。”

“也罢,告诉他。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的!”

白名鹤有些无助,许多事情不是想就能作到的。

“走,陪我喝一杯去!”白名鹤很少主动要求喝酒的,那怕他的酒量惊人。

就坐在侧院之中,白名鹤要喝酒。厨房那怕已经熄火了,因为白名鹤要喝酒,所以厨房也会立即安排人开火的。

明朝这个时候,已经对煤有了很好的利用。除了民用的煤球之外,已经对焦炭炼钢有了初步的运用。于谦还亲自写了一首七律,名为《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倒上酒,白名鹤双手举杯:“陈兄,我白名鹤敬你。我虽然是一个读书人,可生平最敬重的却是那些保家为国,浴血奋战的英雄。看着英雄之后受苦,我心里苦。前些日子看到邓大人,我感觉邓大人心中也有苦。”

陈阿大陪着白名鹤喝了一杯,长长的叹了口气:“邓大人原来的名字叫邓木栓。想当年纵横南海,人称南海龙王。可谁想,已经有十三年,邓大人的刀都没有出过鞘。”说罢,硬汉子陈阿大竟然抹了一把眼泪。(未完待续。。)

ps: 传完这一个章节,去睡觉,十二点前醒了,就再写一个章节,没醒就各位晚安,明天见。

第124节 没有丝绸了!【第一更】

陈阿大喝了不少酒,也说了一些广东都司的秘事。

“邓大人师从湖北李家凤鸣刀,说起这李家也民忠烈之后,祖上李家出了南宋李庭芝,李大将军。那可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可惜南宋朝廷无能,战死泰州。说到湖北李家,你那小丫的李华梅的父亲,也是李家族人。”

白名鹤倒是吃了一惊。

陈阿大却是一笑:“女状元那武艺何等了解,三五个好手都未必近得了身。没有一个好的出身,能娶了她的女儿。”

白名鹤用力的点了点头:“给我说说邓大人父亲的事情?”陈阿大看了白名鹤一眼,拿着酒坛猛灌了半坛子,苦笑着:“我这是要醉了,就是醉了也没胆子说。”说罢,卟通一个就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是真醉,还是假醉了。

白名鹤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来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呀。

次日,京城乞丐们分了白名鹤给的银豆,仅用半天时间就把一段编好的歌谣给传唱了出去。其意思就是,万岁恩泽天下,给每个参加土木堡的军士三石精米的赏赐,可英国公却想声称免费给运粮,实际能发到军士手中的,怕不足一石了。

歌谣是清荷编的,不为高雅,只为通俗易懂。

这下连李秉都知道白名鹤这是要坑人了,可白名鹤正在接见来自宁波商帮的代表。商帮是一个紧密又松散的组织,各家商号都有着自己的生意,相互间有联系。却不相互影响,只是在对外的时候。才会联合在一起。

杭州王家,派出家中嫡长子来到了白名鹤的府上。

“草民。王福临。见过白大人!”长躬到底,一直到白名鹤有回应这才起身。

“听闻王先生也是中过举的。”白名鹤笑问道。

“是,只是从十七岁那年开始,三次会试皆名落孙山。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