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页)

杨能等几位大员也听出这话中的意思了。白名鹤不会随便选一块地方,那里必须是下一步计划的桥头堡了。甚至就可能是未来大明南海外围的一道重要防线。

商人们关系的利。军方关心的他们日后不会沦落成运输部队,毕竟水师是战斗部队的。而文官们关心的,则是如果管理,如果教化,如果宣传大明文化。

揭稽也提出了要求:“既然要建港,那么我要求建几座寺庙,几个道观。这笔支出是公库里出,还是民间募捐。”

“我秦帮愿捐建道观一座,只求各位大人准许由我们来请观主。秦帮帮众,多是全真门下,我楼观古观毁于宋末,历今都无法再复当年之盛世。是我等心中遗憾!”

没等秦帮的人说完,徽帮有人开口:“我等也是齐云山弟子。”徽商历史上,就与道教有着扯不断撕不开的联系,行走天下有信仰才安心,徽商还真的多半都是道教四大仙山之一齐云山的弟子。

“龙虎门也应当有观!”

“杭州灵隐寺……

“福建南普陀寺……

揭稽提到建观原本的想法就是依白名鹤的思路,用信仰去影响当地土著,然后再用儒家教化。可谁想到竟然引起了这些商帮的争执,就算是为银子,为商路,为货源等,也没有见到他们有这么激动。

出外行商,谁不想求个安稳,神仙佛祖保佑在大明可不止是一种安心。他们真正的相信天下的神仙在,恭敬神仙也是保佑家族兴盛。这海外传道,原本派出的一万道、一万僧、一万儒。还在召集之中,并没有正式的出发呢。

对于这布道海外之事,各家多少也有些观望的态度。

可今天被揭稽这么一提,却是刺激了这些商帮的人。他们都是虔诚的信徒。

“咳!”胡濙干咳一声,众商人立即就安静了。

“你们把揭大人的意思会错了,揭大人的意思是。比如那粗麻处理的工坊建在海外,许多人都是来自大明的百姓。总是要建一座道观,建一座寺庙让天下的神佛也可以在海外护得我们大明的百姓吧。”

“揭大人高义,我等知错。”

一话几说,往好听了说就是了,胡濙这几句话当真是说得好。

“其实吧,天下道门一家。而就是这个佛,我们大明的佛也于原先天竺的佛不同。我虽然是信道的,但相信天下佛门也是一家。而这出门在外,我更是相信大明的无论是神仙,还是佛都会护佑我大明子民的,我相信看到佛门弟子受难,难道我道门就不出手吗。所以既然在外,就不要争执这些,有一句话要记下,我们身在外,心在大明。无论是神仙,还是佛祖都会把我们的心与我们的家人联系在一起,神佛无处不在。”

论忽悠人的能力,白名鹤一开口,就是胡濙都要说一个服字。

“白大人,那建观之事?”

“本官出黄金万两,你们十家每家一千两。不够的你们自己补,当然还会特别批准,让水师给你们从岘港运来一些极上等的木料。”

听白名鹤这么一说,所有人都面带喜色。

众人齐齐施礼:“谢过各位大人,谢过白大人。”(未完待续。。)

第252节 百里盐田

船突然就停下了,此时还是在海面上,根本就看不到陆地,而且时间也快到中午了。突然停船让人感觉意外。

那些正在对白名鹤表示感谢的商人纷纷四下张望着。

白名鹤的父亲白崇喜也从船仓之中走了出来,看看天色,他已经是睡了足足一天一夜了,见到甲板上那么多人,还有各位大员在,赶紧整理自己的衣冠。

“到了吗?”坐在一旁大伞下的兴安站了起来。

“兴督回到京城,要给广东水师请功的。广东水师各卫所军户之中的精壮的劳力有一半都在这里,这可是真正的苦力活。四个月时间,才有了这样的成绩。相信如果让兴督步行去查看,怕是兴督要连续不断的走上几天几夜了。”

白名鹤也多少有些激动,他对盐业懂得不多,只是旅游的时候见过盐田罢了。

好在广东还有一些真正的好盐农,将白名鹤提到那些看到的东西,结合他们的实际劳作经验,这才有了这里的盐田。

远处,两条三百料的飞燕船靠了过来,船上的火炮就架在船头上。

一来是威慑,二来开炮无论是否击中敌船,也有示警的作用。

白名鹤这边船头旗帜不断的挥舞着,那边才有了回应,其中一条船上已经点起了火把,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