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一首《雨霖铃》亦述离别,对照张泌的《河传》,意境自有相通处。一个短词小令,一个慢词长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与“渺莽云水,惆怅暮帆,去程迢递”分不出哪个更好。

及至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终于分出胜负。离别时,遥想一觉醒来,茫茫然已不知身在何处。放眼望去,唯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而那人,早已远隔重山复水。

结句更是尽力而作激烈语。一个是通宵饮泣,泪湿被头,无声怨诉;一个却奋起歌哭,知音人再难寻觅,孤芳岂甘自赏。

同是伤情呕心之作。离词别句,原不应做如是冷血攀比。落破野荷,与夕阳苹花,谁又比谁更凄凉。更令离人断肠。

想起张泌还有一首题为《寄人》的诗。诗意虽未及词意凄怆壮阔,但细品亦隽永婉娈,颇耐人回味。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梦中再回到她家,院落景致依旧。他熟悉这庭院里的一草一木。如今,人面不知何处去,唯有桃花笑春风。一轮春月徒照空庭,落花人独赏,月明云淡花羞。即便梦中他亦清醒自知,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彩云归后,何处更寻觅。

多想问她,分别后的岁月里,她如何度过。曾经的点滴,感动,可会与他一样记取难忘。如此以诗为信,张泌意欲寄往何人?

《古今词话》载,词人年少时曾与邻家浣衣女纯真相恋,后来为家庭所阻,女子别嫁他人,令词人抱憾终生。

再来看他的两首《江城子》:

碧栏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第一首看似他代她所写。词起春景。她家庭院一如诗中梦里所见,小巧精雅。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乍收,莺声啼啭。杨柳飞花,时近清明。少女春睡刚起,卷起湘帘,妆容毕,却对满园春色了无情绪。春情萦怀。她此刻心心念念想着的,想必正是相隔不远的他。

第二首,词人在怀念与“她”难以忘怀的那次见面。如秋水般潋滟含情的双眸,淡若远山的黛眉,曾令他心动。发丝如绿云般,高高绾起,发间装饰着蜻蜓样的钗簪。她笑语含嗔,率直可爱。这一问一答间,一对少年初开情窦,情意春阳般溶溶流淌,清新自然。毫无矫作。

年少时光圆润饱满,终被岁月层层榨干剥落,齑粉一地。曾经以为会相伴一生的人,后来终竟离散,各往天涯。曾经以为惊心动魄的恋情,亦幻化成永远开放在梦里的花。

人,总在不断告别过往,总在被迫选择新的方向。出发。

尘世间太多无奈,样样皆是换个角度于情于理亦通达无误的不得已。可是,爱情呢?唯有眼睁睁生离死别。谁来见证这许许多多没有墓碑的爱情?

爱,是人世间最广泛的信仰,却没有多少信徒能真正做到舍弃一切,为之坚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回首挥泪千行(1)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温庭筠《清平乐》

花间离词,最爱这首温庭筠的《清平乐》。苍凉凄怆,入目如画。

人间四月天。洛阳城外古道,漫天杨柳飞花如雪。

古时人折柳赠别,桥边路旁,柳枝总被送别之人随手折下。他将远行,望着身边依依不舍的她,皎美姿容,绰约宛如洛阳牡丹。心中不免隐隐不安。唯有乞求上苍,保她莫像这沿堤杨柳,日后遭人摧折欺凌。你听,这桥下流水似悄悄哭泣。她,袖出罗帕轻轻拭去满脸泪痕。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中评,“上三句说杨柳,下忽接‘桥下流水呜咽’六字,正以衬出折柳之悲,水亦为此呜咽,如此着墨,有一片神光,自离自合。”原来悲凉如月,可投射于镜与水之中,对影成双。

春风杨柳陌,连骑醉离觞。此时人已上马,送行酒觞犹未尽。又闻南浦莺啼,更添不舍。结句悲情极转壮阔,一洗小儿女眷眷私情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