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唿啦啦足有十好几个。

都穿着月白色僧袍,披着黑白相兼的袈裟,脖子上挂着粗大的佛珠,一个个看起来精干不凡,单论这长相,可比感来寺那帮肥头大耳的家伙强多了。

这一帮中间簇拥一个枯瘦的老和尚,也就一米五十多点的个头,比周围那帮年轻和尚足矮了两头,满脸都是皱纹,看起来没有九十也有八十了的样子。

让我稀奇的不是这么老的和尚居然不远万里跑中国来拜祭晦清,而是这老和尚身后还站着一位,也是光头,不过是个女人。

一个尼姑!

看起来也就十**岁的样子,同样穿着月白僧袍黑袈裟,就紧紧跟在老和尚身后,偏她还是个高的,至少一七五,胸口都要贴在老和尚的后脑勺上了。

而且这个尼姑不仅个头高,长得也出奇,高鼻深目蓝眼睛,显然不是日本人!

别的日本和尚都离他们两个至少一步之遥,似乎不敢靠近。

这帮日本和尚进来,先拜了晦清留下的舍利,然后晦晴才给我介绍。

老和尚是日本着名寺庙本德寺方丈济妙,在日本也是鼎鼎有名的高僧。

其它的人,包括那个影子般贴在济妙身后的女尼,晦明都没有介绍,大概也不认识。

济妙的眼皮一直耷拉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但听到晦明介绍我是晦清的执法弟子时,立刻眼皮一翻,两眼精光四射,看了我一眼,旋即又耷拉下眼皮,微微点了点头。

贴在济妙身后的那个女尼就说:“禅师得见故人之后,心里很是安慰,不知这位苏居士治何法典,在何处修行,可得晦清禅师衣钵?”

女尼的声音低沉温婉,带着股子说不出的诱惑味道,听得我心口不由自主地微微跳动了两下。

尼玛,这一口普通话字正腔圆,平翘舌咬得比我都准!

不过这话济妙怎么不自己说,是哑巴,还是谱大得连话都得别人代说?

我正寻思呢,晦明就代我回答了,“禅师误会了,苏施主是晦清师兄的忘年交,不是弟子,这次是应晦清师兄所托为他做执礼弟子。”

济妙看了一眼,就又看了晦明一眼,身后那女尼就说:“那敢问晦清禅师的衣钵弟子何在?济妙禅师想见一见。”

晦明满脸沉痛遗憾地说:“晦清师兄未曾传下衣钵!”

一众日本和尚登时齐齐合什低头,念了一句,“なむあみだぶつ”。

我听着好像是说什么“阿米大不吐”,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济妙又看了看桌上的舍利,女尼就说:“既然没有衣钵弟子,那晦清禅师身后事不知交待给谁了?济妙禅师想见一见。”

晦明和我对视一眼。

晦清死的时候就三人在场,我、冯甜和晦明,虽然交待了一些事情,不过好像不涉及什么身后事,尤其是最后一句对我说的什么关键时刻不能心慈手软,更是莫名其妙。

济妙看我们两个眉来眼去的,大概是不怎么高兴了,微微一皱眉,女尼就说:“难道晦清禅师圆寂时身边没有弟子僧众侍候吗?”

这语气就有些严厉了,很有些质问的口气。

晦明沉着气说:“晦清师兄圆寂时,我和苏施主都在场,他没有交待什么身后事!”

济妙微微摇头,女尼就说了,“难道晦清禅师没有交待过有东西要还给旧日故人的事情吗?”

晦明就是微微一怔,又看了我一眼,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啊,只好冲他摇摇头。晦明当即就合什说:“贫僧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还请禅师明示!”

女尼这回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把胸口又往济妙的后脑勺上贴了贴,看起来好像是接收不到老和尚的信号,所以再缩短点距离,增加一下信号接收。

我正胡思乱想呢,女尼又说话了,“济妙禅师与晦清禅师是旧识,当年济妙禅师曾在游中国,在明城落脚也晦清禅师相谈甚欢,临走时曾留一物托晦清禅师保管,现在晦清禅师既然已经过世,济妙禅师想来取回那样东西!”(未完待续。。)

第一四四章 谁也不知道的地宫

敢情这帮子日本和尚急吼吼跑感业寺来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拜祭晦清,而是为了要东西来的。

不过他们这也太急了,晦清人刚死,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地上门,也未免太不考虑家属的心情。

什么?和尚没家属,也不讲究这个?

你看那帮秃驴的脸色,晦明那么有沉深的人,脸都不是颜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