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林景峰:“标叔这次得了什么消息?该不会又是去钻防空洞的活。”

被称为标叔的中年人哈哈一笑,并不掩饰,风趣答道:“上回只是意外。”

展行礼貌地微一欠身:“原来如此!你们既然认识就好办了!”说毕上前诚恳地与标叔握手:“你好你好。”

标叔一脸的莫名其妙。

林景峰:“不用理他,说吧。”

“坐。”中年人招呼道,流金堂的掌柜识相走开。展行看了掌柜一眼,知道他充当中介多半得了不少介绍费。

中年人的话题也十分简洁:“斗鸡台,李家湾,去不去?”

展行马上倒抽了口冷气。

林景峰捏着手指节,发出轻微的声响,在思考。

标叔端详展行片刻,眯起了眼睛,又望向林景峰。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当下盗墓已经不再如上个世纪般简单;传统盗墓人少,隐秘,使用绳索,洛阳铲等工具,人手挖出盗洞直接行动,有的盗墓贼甚至买下一整块农田种满农作物,夏天挖凿,花上足足数月时间盗取陪葬品逃离。

有的则租下一间房子,打个密道通向墓穴,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自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盗墓行为的打击力度后,时间就成了盗墓贼们必须考虑的最重要一环。

简易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盗墓方式采取集团行动,分工合作,以洛阳铲确定墓穴位置,外加雷管等定向爆破方式,很容易就能达到目的,在警察发现前速战速决,全体撤离。

标叔在从业前便是一名工程爆破专家。

展行从父亲处听到不少关于盗墓的故事,许多年前,盗墓贼通常都是一人或两人结伴行动,有亲戚,也有发小,绝不可能聘请自己不熟悉的人搭手,一防谋财害命,二禁声张。

林景峰很有可能也是受了传统观念影响,独行侠再厉害,挖墓也得靠两只手,远不如人多来得快。

展行好奇地看着他,方才标叔称他作“林三”,也就是说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有林老三,也就有某老二,某某老大,他是从哪儿学的盗墓?

林景峰问:“几个人?”

标叔比了个手势,四个。

林景峰淡淡道:“我带一个。”

标叔蹙眉许久,而后说:“四,二,二,二。”

标叔的意思很清楚,盗出殉葬品后,领队得四成,其余六成给三名队员平分,展行没份,这已经是极大的面子了,林景峰带着个谁也不认识的新丁,具体出力多少,由他最后去分派,很公平。

但林景峰显然不打算做这亏本生意,一扬下巴:“告诉他,斗鸡台有什么。”

展行嘴角微微抽搐,正在脑中搜索关于陕西一带的古文物,试着说:“是……战国的古墓?”

标叔莞尔一笑,不置可否。

展行又试探着问:“周王朝时期的?”

标叔玩味地看着展行,展行知道有戏,想了想,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国有一位军阀,叫党玉琨,他从斗鸡台运出了不少古物,其中最出名的六头古兽乌纹方鼎,现藏在纽约世界博物馆……”

林景峰用眼神示意可以了,闭嘴。

展行:“这次咱们的行动,得到的东西或许不像某些贵重金银饰品好卖,你知道的,年代越早,东西就越简陋,像周、秦两朝古物,历史价值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但国内有许多人……我说标叔,你该不会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吧,看你样子也不像,呵呵呵,虽然我也是外国人……”

林景峰作了个手势,示意打住。

展行兀自没有察觉:“我能笼统地分辨出大篆,那些字很难认,或者能……”

林景峰忍无可忍,在桌下踹了展行一脚。

标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展行:“?”

标叔:“林三,你踢我做什么。”

林景峰:“……”

展行反应过来,噗地一声作了个夸张的表情,继而哈哈大笑。

标叔打量展行,问:“你是大学生?”

展行意识到有的话不能说了,点了点头,讨好地朝林景峰身边挪过去一点。

标叔想了想,起身道:“这小子有趣,行,我让一成,你俩得三。”

标叔走了,林景峰拍了展行后脑勺一巴掌。

展行瞬间犹如泄洪的黄河,开始滔滔不绝,跟在林景峰身后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