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 (第1/4页)

这几天,两军陷入了僵持阶段。

但值得庆幸的是,张彦已经下令让荆州的张辽、甘宁率军夹击益州。

按照张彦的指示,由甘宁出任先锋。从甘宁驻守的武陵郡直接出兵,朝益州进发。而张辽则率领大军从江陵朔江而上,走水路经秭归进攻益州。

两人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水陆并进,并且相约会于巴郡的江州城。

荆州自从归于大汉后,司马懿可谓是功不可没,张彦对司马懿也很器重,直接委任司马懿为荆州刺史,负责整个荆州的政务。虽然司马懿很是年轻。却极有才华,在从政上也是迎刃有余。非但没有感到一点吃力,反而觉得十分的轻松。

司马懿是何许人也,张彦不会不知道。所以,张彦在重用司马懿的同时,也在提防着司马懿。在张彦看来,司马懿可以总管整个荆州的政务,但唯独由一样东西绝对不能给他,那就是军队。

自从南征归来,张彦便调遣张辽驻守荆州的江陵,负责统领所有荆州境内的兵马,这就等于将司马懿的兵权一下子给拿了过来。

当初张辽是单枪匹马的来到荆州赴任的,并未带一兵一卒,也没有一个亲信可以用。可是张辽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荆州的兵权全部收拢到自己的手里,不得不说,张辽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至少,在司马懿看来,张辽不是一个莽撞的匹夫,至少但从张辽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在荆州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并且将兵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面,就不难看出,张辽其实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

荆州,南郡,江陵。

城外的军营里,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都坐在张辽的大帐里,静静的等待着张辽的到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曾经是荆州军的一份子,就连甘宁也不例外。当初甘宁可是黄祖帐下的一员猛将,只可惜黄祖没有识人之能,有刚愎自用,在和张辽的交战中,因为张辽的部下杀死了黄祖的儿子黄射,所以也连累道了甘宁,最后在张辽的劝说下,甘宁才投降了张彦,从此成为张辽部下的一员猛将。

但是,在五个人当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黄忠了,黄忠是员老将,在荆州为将十多年,武艺超群,箭法出众,是整个荆州公认的第一勇将。只可惜,当时的刘表并未重用,派遣他去给自己的侄子刘磐当部下,结果刘磐中了流矢而亡,黄忠也受到牵连,多年来一直未曾得到刘表的提携。

而魏延、文聘、李通则都是后起之秀,跟黄忠没法比,跟甘宁也没法比,但是三个人却都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

张辽自从掌握住荆州的大权后,便接管了十余万的荆州大军,水军、陆军都归他管。张辽接管所有的荆州大军后,对荆州的军队进行了一番统计,由于荆州是张彦兵不血刃拿下的,而且在南征时,荆州的军队并不是主力,损失的也极少,所以,荆州的军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据张辽重新统计了一番,水军有八万,陆军有六万,共计十四万。

张辽将这一事实奏报兵部,再由兵部上奏给了张彦,张彦过目之后,只感觉荆州的兵马实在太多,下令张辽裁撤荆州的兵马,控制在七万人之内。

这也就意味着,张辽要裁撤掉一半的荆州兵,为此,张辽也觉得是一阵苦恼,因为此事办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兵变。所以,张辽并没有急着裁撤军队,而是先奏请张彦,要求宽限时间,时间是一年。

张彦也没有太过强硬,同意了张辽的奏请,给张辽一年的时间。

这书信一来二去的,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一晃眼,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辽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直到三天前才接到张彦的回信,他这才召集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共同来江陵商议如何裁撤军队的事情。

但是,事情却来的很突然,裁撤军队的事情还没有来得急跟众人商议,一道命令张辽率军进攻益州的圣旨便打乱了一切。

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等人差不多在大帐里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了,还没有见张辽出来,众人的脸上不免露出了一些不喜之色。

也恰恰就在这时,张辽穿着一身铠甲,从大帐外面走了进来,他刚一进大帐,大帐里面的甘宁、黄忠、魏延、文聘、李通五人便立刻站起了身子,不约而同的向着张辽拜道:“参见张将军!”

张辽一摆手,说道:“免礼,诸位,坐吧。”

说话间,张辽已经走到了大帐的上首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众人,张口便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