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留现下立足之地而已。

此时季博乃是又急又气,刚刚所喷几口青气非同一般,乃是自己练化己身的元气,就此几口也需耗费自己几年苦功才能练回,没想此次一时气盛,结果落此险境。

不过也不及感叹,忙将万年温玉施展开来,化起薄薄一层紫纱,罩在自身元气幔帐之外。季博还不放心,又在护帐之内,把太乙五烟罗取出,用来防护肉身,自己盘坐在一片五色烟岚之内,专心一意的主持最外面的两个防护。

此番坐定,生死之间,季博竟能明空见性,愈发的前知,明了自身此次乃是又惊无险,干脆收起太乙五烟罗和万年温玉,只用自己练就的青木神光护住身体,意欲借此考验自己的修行道力。

刚开始只觉得罡风之力,绝大无比,又有寒煞侵袭,直将身子冻得都没知觉了。

季博也不去管它,一心坐定,脑海一片空灵,元窍之内一团五色光艳流转不息,内中还包裹着一颗绿光腾腾的宝珠,余者尽皆漫漫青气,碧华濯现。

也不知过了多久,元窍之内无边无际,只有漫漫青气流转,恍如碧海幽幽。其中漂泊的一颗五色华,好似那海中的明月,上沉下浮,翻转不休。

忽然这青波碧海之上,掀起漫天的飓风,一时间波涛汹涌,青气四溅,在这元窍天地之间,一时间好似只剩下了那怒行肆虐的狂风,唯一不变的,好像只有那依旧独自翻转的五色光华,对所有的变化都是视若罔闻。

渐渐的狂风变成了微风,终究还是要驯服于碧波青海,也只有碧波青海般的胸襟,才能如此宽慰的看着风儿狂飙,虽然好似符合,但始终动的只是表面,而不是他的心。

当季博从定中醒来,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他依旧还是坐于原先地穴之中的那个位置,丝毫未有上升,也没有下降,就这么定定的盘坐在那,甚至连护身的青光幔帐也早已消失不见。

此时的风势虽然比先前更加的猛烈了,但季博却笑了,也不见势,抱着冰蚕就这么一步步地向上走去,好似脚下有一层层的阶梯踏着,那漫天狂飙扭转的罡风,仿佛对他也是不存在了一般,无有丝毫的影响。

怪不得季博要开心的笑,他此番定坐,功力虽没有什么大的长进,却是就此了悟风势。

五行之中是没有风的,或者说没有真正的风。虽然没有风,却不是说,风便在五行之外了。五行之中,木化风雷,所以说,风乃是生化于木,起源于木。

风多固然木毁,但木多同样风止。季博便是悟出的这个道理,他虽然没有法力能够抗衡整个风穴的力量,但是同样的整个风穴也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他的身上。

他本就木行大成,此番明了,就此定住己身风势却是不难。只需定住风自然是什么伤害都没有了,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护身之法,此乃去本归元,釜底抽薪之法。

故此季博现在才会看去如此从容。

此时出了风穴就闻外面依旧狂飙怪啸,阴霾大作,黑风卷成的风柱,一根根挺立空中,缓缓往前移动。有时两柱渐渐移近,忽然一碰,便是天崩地裂一声大震,震散开来,化成亩许方圆的黑团,滚滚四散,令人见了,惊心骇目。一两根风柱才散,下面黑烟密罩中,无数根风柱又起,澎湃激荡,谷应山摇,飞砂成云,坠石如雨。

对于如此盛大之景,季博还是笑笑。

既已明了,又何惧否,惟一笑了之。

现在看来此番自己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正准备就此回山,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远处传来“道友慢且走。”

话语说罢,就见从天际划过一道百十丈的墨色光华,转眼落至眼前,现出一个瘦如枯骨的黑衣道人来。

季博见来人叫住自己也不知何事,便笑问道:“不知道友叫我所谓何事。”

那道人,作揖道:“贫道乃是百禽道人公冶黄。”

百禽道人?季博想起来了,原著中曾经提到此人七十年前,在枣花崖附近的黑谷之内潜修,忽然走火入魔,身与石合为一体。所幸元神未伤,真灵未昧,苦修数十年,居然超劫还原,能用元神邀翔宇宙。所居的那黑谷,四外古木阴森,不见天日,地势幽僻,亘古不见人踪。积年鸟粪,受风日侵蚀,变成浮沙,深有数丈,甚是险恶,任何鸟兽踏上去,万无幸理。

原著中也曾经提及因那冰蚕是个万年至宝,于他修道甚有用处。功行圆满以后,算明时日生克,造化玄机,赶到此地。刚将冰蚕取到手内,便为霜霾困住,连使金刚护体之法,才得勉强保全。后为峨嵋派的齐金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