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方逸华白了他一眼。

邵逸夫闭目养神,说道:“做生意,重要的稳重!你需要知道,我们一直在赚钱,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实力越来越强。而亚洲电视还在亏钱,需要不断的输血。如果是李嘉诚那样的地产巨富作为亚洲电视的股东,我还会将其视为大敌。但是张少杰嘛,说不准那一天他觉得,亏钱的生意不好玩,就放弃了亚洲电视!”

“喏,你看看,这是华星唱片在‘新秀歌唱大赛’中发现的潜力歌手名单…….”方逸华将文件递给邵逸夫。

邵逸夫扶着眼镜,看了几眼,道:“好,我看看……,香港现在的粤语唱片行业,其实也才兴起没有多少年头。70年代初,许冠杰算的粤语流行唱片的开心鼻祖,他开拓了粤语唱片的路子,将粤语唱片卖到了亚洲多个国家。你看看,才十多个年头的历史,这个行业不太成熟。宝丽金、百代唱片,垄断了粤语唱片很久了。但是,毕竟这些公司的外国的企业,并不能够真正懂香港市民的真正品味。哪怕是多了一个丽音乐又何方,华星唱片大有可为!”

七VB想要进军唱片业已经很久了。如果,不是想要进军唱片制作、发行行业,也不会在70年代成立一家子公司华星唱片。

最初,华星唱片的业务主要的代理发行七VB的一些电视音乐节目,以及举办一些演唱会。

但是并没有直接签约歌手,制作原创音乐。

直到1982年初,华星唱片才开始动手挖了一名歌星陈美玲,正是开始进军原创音乐。

事实上,陈美玲早期主要和邓丽君一般,去了日本唱片界发展,直到79年才出了一张粤语唱片《雨中康乃馨》在香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华星唱片,陈美玲则是制作了《漓江曲》,也是取得不俗的成绩。

之后,华星唱片又从挖来了比较扑街自勺歌手一一张国荣。结果,华星唱片真是走了狗屎运,历史证明,张荣国在后来20多年中,红的一塌糊涂。

由于,华星唱片挖不到一线的大歌星,才会决定自己推出“新秀歌唱大赛”海选有潜力的巨星。

历史上,“新秀歌唱大赛”是一部源源不断发掘歌坛巨星的机器,香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一线歌手,是从新秀歌唱大赛中出道,而被歌迷、唱片公司所发现。

现在,由于亚洲电视的“超级女生”进行了先一步筛选,梅艳芳、陈慧娴、林忆莲等人,都签约了丽音乐。

其实,在娱乐、文艺行业,很多人强调努力、坚持,必然有回报。其实,忽略了一个前提一一拥有天赋的人,努力和坚持才能够获得回报。

不是每一个写作的作家,都拥有畅销书作家的天赋。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有影帝影后的潜力,也并不是每一个歌手都能够成为歌星。

很多人看到别人一夜成名,认为自己仿佛也能够行。然则,忽略了一个前提,天赋!

港台娱乐圈未来几十年能够拥有商业潜力的歌手,不会超过200人,活跃的一线的歌星,不会超过30人。

现在,丽音乐在第一届“超级女声”中,已经签下了三名潜力巨星,这也几乎等于是开了作弊器一般,确保了未来“丽音乐”的发展。

(未完待续)

第282章 六指琴魔

在60年代—80年代之间,港台的流行乐坛可谓是“大翻唱时代”!这个年代中,一半以上的港台流行歌曲,其实都能够在欧美日找到对应的原版。

由于,国际上音乐版权公司,为了商业利益着想,明码标价,出售经典歌曲的翻唱版权。

而翻唱国际上的流行歌曲,很容易获得市场大卖。

所以,从歌神许冠杰开始,无数的香港歌手,也争相进行翻唱。

这时期,港台流行乐坛,最多的不是作曲家,而是词人!

词人的作用,主要是给国际上的那些经典歌曲,写上一些中文歌词。原本就很优秀的曲谱,配上妙笔生花、精致的歌词。那么,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唱片的大卖。

张少杰亲自给梅艳芳写歌,还要保证首首经典。

经过了仔细的斟酌,他挑选了《曼珠沙华》,这首歌山口百惠的原唱,被不同的歌手翻唱过,皆成为经典。梅艳芳在历史上,也是翻唱过这首歌。

当然,翻唱这首歌,需要付给日本相关唱片公司版权费。

由于,这日本的音乐公司,非常的重视商业运营。基本上,任何一首日本的唱片歌曲的版权授权,都能够在便捷的通过授权组织购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