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不可为的时候,强行去做,不免会导致悲惨结果!

大熊市市的时候,使得梅启明的资金逐渐亏损至1982年6月份的50万港元!但是,梅启明又觉得,最初的好运是佳宁置业这只股票带来。

于是,梅启明开始在3。5元的时候买入佳宁置业。他心道,佳宁置业巅峰时候足足有17。9港元,现在3。5元买进,应该是安全的了。

谁想到,这几个月来,佳宁置业越来越熊。

撒切尔夫人北京那一跌之后,佳宁置业已经跌到2港元左右。

之后,又开始有传言,佳宁置业业绩造假,资不抵债。这使得,10月26日,已经跌至1。07港元了!

所以,此时的梅启明资产也仅仅剩下10万港元。

“哥…..”梅启德也好不到那里去,此时的资产也只有25万,“悔不当初Ⅱ阿,当初少杰就说,81年下半年开始就会走熊!”

“是啊,还是少杰厉害,一看看出了香港股市的走势。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巴菲特、彼得林奇比起的少杰来说,差的远了!”梅启明神智清醒过来之后,反倒开始更加崇拜张少杰了。““哥,投资方面,还是将天分的。一万个咱兄弟加起来也不如一个张少杰!后面该怎么办,还是请教少杰吧!”梅启德说道。

“对,好久没有见到少杰了。买点礼物,拜访他!”梅启明说道。

1982年11月初。

梅启明、梅启德再次拜访了张少杰。

“少杰,真后悔没有听你劝告啊!”

“我真是猪油蒙了心!”

梅启明、梅启德两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张少杰面对忏悔。

张少杰道也没有鄙视他们,事实上,这不过是普通投资者的共性而已。哪怕是许多的亿万富翁,或者是一些职业股票经纪人,有时候身在局中,也不禁为市场情绪所感染,在市场中明知不可为,也偏偏不信邪。

根据理论知识晓得是熊市征兆,但是投资者偏偏心中用一万种理由解释一一“这次是例外”。只有等到投资者已经损失惨重,才彻底承认熊市来了181年的时候,香港的股票价值已经偏离了基本面,股价超过每股净资产十倍以上的比比皆是,拥有一两亿净资产的上市公司,市值被炒作到一二十亿规模。

哪怕是一些真正的置地优秀的大蓝筹股,在81年的时候,市净率往往也超过了5倍,市盈率普遍都是在40多倍以上。

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所有的股票价值,少则被高估了两三倍,多则是被高估了二三十倍。根本没有一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

所以,在81年的时候,张少杰遇到在股市上有投资的朋友,都奉劝抛掉股票。然而,大多数朋友振振有词,说价值投资早就过时,现在基本上是趋势投资的时代。

很好,张少杰也是同意趋势投资理念。

问题是,号称是趋势投资的朋友,眼见着股票在顶部跌破了均线、趋势线、MACD之类的常见指标,从涨势变成了跌势。如果投资者真的是他自称的“趋势投资”,也应该迅速的止损,抛掉股票了。

但是,往往之前自称是“趋势投资”的朋友,偏偏抛弃趋势分析,转而用其他的分析模型开始解释眼前的股市现象。

所以,很多的失败投资者,并不是不懂股市的常识和技术。

问题是,每次到了决策的时候,他总是三心两意,不肯坚持一种投资理念到底!

从81年7月开始,香港股市已经跌了一年多了。

“而82年9份之后的惊魂猛烈下跌,更是让所有的投资者,觉得肝胆欲裂。

“既然已经套牢了,就不要底部割肉了。”张少杰为了避免梅氏兄弟错上加错,便交代说道,“除了一些问题股,比如一一佳宁置业不能持有持外。其他的一些优秀的股票汇丰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之类的,都已经很便宜了!”

事实上,股市中投资者的犯下的错误,除了股票涨到天价时候错误的经常买股票,以至于损失惨重之外。

第二重的错误,则是在熊市的底部,因为彻底悲观、失望,而将高价买的股票低价割肉抛出。

人类股票历史上,历次的大熊市,除了90年代初日本股市之外长达20年没有给投资者解套之外。其余的历次大熊市,哪怕是损失的再惨重,只要没有在底部割肉出局,基本上都是有赚回本钱的机会。

比如,20世纪最惨烈的股灾——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