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梦 (第1/2页)

两人靠着吴叔公下山钱给的第三个锦囊中的黑色粉末,竟然引来了极为稀有的“桃花鱼”,靠着“桃花鱼”的指引,彻底逃出了甬道,总算呼吸上了自由的空气,也见到了空中的太阳,两人不由地心情大爽。

大熊开心地朝着空中大喊起来,王小牧也受到了大熊的感染,吼叫着发泄如此多天来的压抑。树上的猕猴和飞鸟,受到两人的惊吓,或直接躲藏起来或在空中扑棱着翅膀逃走了。

两人宣泄了一会儿,大熊仍兀自在兴奋当中不能自拔,问王小牧道:小王八,你怎么知道那些发光的小鱼能带我们逃出来?

王小牧说:那些发光的小鱼其实叫“桃花鱼”,我老家河边常有。“桃花鱼”有趋光和生存在浅水的习性,所以它们一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就知道我们有救了。

大熊说:“桃花鱼”也蛮漂亮的,跟个美人似的,等下我去抓几条来,放在山上养养。

王小牧“哈哈”一笑,说:你还真没说错,“桃花鱼”的确与一个大美人有关,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元帝为与匈奴搞好关系,派王昭君前去和亲。王昭君入宫前路过距归州不远的香溪河时,因故土难离,不由地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用来擦拭眼泪的香罗帕当时已被眼泪浸透,于是她就到香溪河边去洗香罗帕。香罗帕往水中一放,没想到溪水顿时芳香四溢。当她一串串伤心的泪珠落到溪水中后,就又变成了一群群状如团伞、轻若罗绡、颜色各异的桃花鱼。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给那条小溪取名“香溪",桃花鱼也就此诞生。只不过此鱼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对水质要求却非常高,稍微一点脏东西就会让它们死去,在山上却是养不得。

大熊听完王小牧讲得这个故事,不由地兴致大发,说道:好极,好极,原来还有如此美妙的传说。我不会讲故事,但为祝贺我们今天重见天日,小爷给你唱段采茶戏怎么样?

王小牧说:就你那公鸭嗓,说话都费劲,唱什么鬼戏。

大熊说:我且唱,你且认真听,小爷不轻易开口,你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说完,大熊站起来,走到了岩石顶上,手往腰间一叉,拿腔作势,呜呜哇哇地开始唱了起来:年年有个三月三,万泉湖上划龙船,小爷我结伴去观看,我的妹子哎,游湖正逢艳阳天,三月三那个划龙船,引得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奔万泉,暖阳高挂风拂面,三春美景醉心田,蝴蝶对对花前舞,紫燕双飞翠柳间。蝴蝶双飞紫燕鸣,惹得姑娘心事添,你看她一片红云挂在那腮边......。

王小牧听了大熊的唱腔,竟然还有模有样,感觉确实不错,待大熊唱完一段,笑着说道:你怎么老是唱这些猥琐的曲子?

大熊说:你懂个屁,此乃正宗的采茶戏中“攀龙附凤”的经典唱段,怎么就猥琐了?

王小牧说:我看你是听到我刚才讲到王昭君,突然是想起了那古怪女子?

大熊叹了口气,说:小王八,你说他们不会被河水淹死在此处吧?

王小牧说:他们的死活就不知道,但河水灌入甬道,必然将后殿、前殿全都淹掉了。要不是叔公的锦囊,估计咱哥俩也要见祖师爷去了。

大熊说:你说的不错。我师父还真有点诸葛先生的意思,小牧,回去后我去多求求师父,让他尽早收你为徒。

王小牧说:那多谢了。

两人闹腾了半天,均感到有点困倦,于是躺在岩石上休息。不出一会儿,大熊呼噜声已经响了起来。王小牧辗转反侧,却是睡不着,躺了片刻,突然发现平静的湖水边上那棵大树正在不断地晃动,起先王小不以为意,以为是树上的猕猴在戏耍,但没想到,那树却越晃越激烈,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树地下挣扎。

王小牧觉得奇怪,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起身潜下水去,那平湖水面不宽,没游一会儿,就游到了岸边。王小牧朝那棵树偷偷地摸去,走了片刻,已经到了树前。待到了树前,却看到三个背影,其中两人,正对着王小牧的方向,没想到,竟然是盗走礼仙银鼎女童尸骨的两位村民,而面向他们站着的另一位,则是一位老者,由于他背对着王小牧,无法确认到底是谁。

那老者对两位村民说道:且把尸骨放下,你们自行离去,本道可不与你们为难。

那男村民听了,“哈哈”一笑,说道:你说得轻巧,我们费劲千幸万苦,才找到这尸骨,哪能如此轻易放弃?

那老者说:本派几任祖师,寻此龙眼、做此大局,今日轮到我手,总算是有点成果,你们毫不费劲,竟想鸠占鹊巢,天下本无此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