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随着琉君和左相先后为厉霖叫好,演武场上的沉寂被打破,四方高阁,琉国文武,无不争先恐后的为厉霖喝彩叫好,文官门摇头晃脑,武将皮笑肉不笑,时不时惋惜的瞟向安伯尘。

再然后,不单是琉国君臣,连演武场外的百姓们也纷纷欢呼起来,李小官三人夹在人山人海中,有心为安伯尘助威,却无力为之。三人垂头桑气,满脸不甘,回身看向原本来为安伯尘助威的那些商家,就见他们也偃旗息鼓,不再作声。

大势所趋,人心亦改。

比试之前,安伯尘和厉霖相争人和之势,孰不知,这人和之势虽散布于民,却独掌于一人手中。

即便司马槿三日里不停歇,游说琉京商家,笼络闺秀碧玉,终为安伯尘借来大势。然而,只要那个高坐金銮之上的人一开口,借来的势便会如风中土墙,转眼间土崩瓦解,化作齑粉倾散一空。

感觉着对手身上渐渐回升的战意,安伯尘心头一紧,强作镇定,刚欲挑落铜锏,却不防厉霖猛地调转马头,双锏扫开无邪,错马而过。

原本势在必得的回马枪付诸东流,安伯尘暗道可惜。

一枪未果,振聋发聩的欢呼声回荡在耳边,清一色的为厉霖喝彩诸位,安伯尘调转马头,平静的望向另一边喘息急促,冷冷盯着他的厉霖。

演武场上百丈地,黑砖红壤楼阁立。

策马提枪,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瞬,安伯尘清楚的感觉到原本属于他的“势”全部倾倒向他的对手。

刚才明明是我占得上风,为何都在为厉霖助威?

耳旁堆满了嘈杂声,除此之外,再无半丝声响,渐渐的,安伯尘不禁有些恍惚。五十步外虽只有一人一骑,可此时此刻,安伯尘只觉得那里堆满了人,有琉君,有琉国文武,还有数不清的琉国百姓。

百丈教场,满城皆敌。

不知觉的,安伯尘喘息加重,心底深处似沉着一块石头,压得他难以喘息。

就在这时,那双明媚动人的眸子突破重重阻碍,落入安伯尘眼中。只有那双眸子至始至终看向他,目光中的信念从头到尾都未消失过,亦没有丝毫动摇。

秋风寒如霜,满城冷眼,又怎敌那一笑。

陡然间,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沉压在安伯尘心头不知多少年的石块剧烈摇晃了起来。

滴水穿石不如一朝怒起!

无邪鸣啸着,枪尖轻颤,倾诉不甘。

这一瞬,安伯尘再无法压下那腔狂奔而上的热血,心头那块巨石早已被撞成粉碎,没了巨石的阻拦,命运的轨迹绕了个弯,向着另外一条,原本不属于佃户儿子的道路延伸而去。

看了眼头顶蔚蓝澄澈的天穹,安伯尘垂落目光,喘息渐渐平复,只有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才能发觉,一股莫名的气息自安伯尘身上涌出,似战意,似杀气,更似夜行丛林莽原的孤虎独狼之息。

却只停留了片刻。

片刻后,那股气息荡然无存,少年提枪策马,青衫猎猎飏起,冲向厉霖。

第三轮冲锋,两人没再使出任何花巧,完全是枪和锏的撞击。

“铛!”

枪锏相击,却似黏在一起般,许久未能分开。

眼见在自己全力一击下的,安伯尘仍牢牢握着无邪枪,厉霖眉头微皱,心生疑虑。

他修炼了十来年,炎火之势非同小可,按理说应该远超身前的少年才是,可数次交手皆未能占得便宜。他却不知安伯尘的修行之法和常人迥异,在安伯尘体内周天不单存有炎火,还有一股无形之水,炎火得神仙府奇遇,虽修炼出没多久,却已有六七年元气。而无形之水乃是神仙府中水神君的化身,那日水神君一人独战三名火神君却不落下风,无形之水中究竟含有多少元气,连安伯尘也难以揣摩。

水火本不相和,索性安伯尘神游神仙府,一番调解之下,两位神君相安无事,水火二势从此和睦相处。而那也在神庙中,安伯尘胎息状态打断时,悟出火借水势之法。两者元气虽无法叠加,可有无形之水相助,炎火的元气亦能涨到十四五年左右,和厉霖相比丝毫不弱下风。

枪锏纠缠,两人同时发力,相距只有半丈,厉霖一脸冰冷,隐隐含着怒气,安伯尘则神色淡漠,眉宇间却含着一丝难以道明的寂寥。

两人力道用老,枪锏同时错开,并没奔向彼方,却似走马灯般,缠斗在一起。

三次冲锋罢了,两人胜负难分,想要分出高下,无法再靠冲锋突袭,只能近身而战。

安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