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杀死家人之后,约翰将尸体整齐地摆在客厅的地板上,并在房子里循环播放葬礼上演奏的音乐。令人感叹的是,直到一个月后,邻居才觉察出异常并报警。警察破门而入时,屋子里就像一间鬼屋那样阴森冰冷,到处弥漫着一股尸体腐烂的气味。葬礼音乐还在循环播放着,已经播放了一个月。他们最后在房子里找到约翰。李斯特写给当地教会牧师的一封认罪书,以及他打死家人时用的两把枪,才让人们知道真相原来是这样的让人难以接受。

约翰在认罪书里写道:

‘我相信许多人都会说,我所做的天理难容,我简直是丧心病狂。

可是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我拿着赞美诗,给每个人做了祷告。他们并没有罪过,我承担了所有罪,他们必将进入天堂。’”

三个人都在这里无语沉默。

“原来是个教会狂热分子吗?”Greg不能质信地说,“可是路德教并不是邪教。”

佟阵轻轻地摇头:“所有教会都会向教徒传达同一种信念:没有过错的人,会升入天堂。”

“这种信念难道会有什么问题吗?”Greg说。

“杀死没过错的子女,让他们来不及犯错,就是帮助他们进入天堂。凶手可能还觉得自己是做了很大一件好事,是在自我牺牲。”

“天呐,”Greg捶了捶前额,“如果他这样理解教义,就绝对是一个疯子!”

谢雷继续复述案情:

“他在认罪书中写下了杀害家人的理由。

第一:他担心孩子们长大后会背叛路德教。

第二:当时的他因为经济上的失利而破产,

他杀死儿子的理由是,他害怕儿子们以后要靠福利金生活,害怕他们在朋友面前受到嘲弄,不如决定杀死他们。同样的原因,他也杀死了他的妻子和母亲。”

谢雷在这里长时停顿,他的目光忽然被Greg的咖啡杯吸引。不由地皱起眉头。

“那么女儿呢?”Greg看着案卷上一张女孩照片,“已经16岁的漂亮女孩,只会让人羡慕,杀死她的理由又是什么?”

谢雷喃喃地说:“女儿对表演很感兴趣。约翰则认为这种职业伤风败俗。被路德教所不容。一个艺人是不可能进天堂的。所以她也不得不死。”

Greg叹了一口气,“这算是什么杀人动机呢?一种变态的爱吗?这种疯子,又和焚尸案会有什么关系?约翰。李斯特现在也超过六十岁了吧,难道你认为他会是焚尸案的凶手?”

谢雷打量着自己的咖啡杯,缓缓地继续讲下去:

“心理学家对这个案子进行了研究,他们不认同约翰的杀人动机是认罪书中所说的原因。

心理学家对约翰的生活进行了大量调查,了解到在约翰人生的早期,父母对他的要求非常的严苛,路德教堂是他少年时的全部内容,他的生活中心就是教会活动。从另一方面,他是家中的独子,盛气凌人的母亲给了他过多的保护。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并且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可是由于缺乏社交能力而一度失业。心理学家认为约翰真实的杀人动机,是他受到失败的打击后,出于愤怒和报复的心理才杀人。在他的内心,他一定认为自己饱受挫折,觉得自己被女人控制着。这些女人通常是同龄或年长的,一般都很威严。”

Greg对约翰的成长毫不同情:“一个连自己的孩子和母亲都能杀害的人,有什么可值得同情的呢?冷酷无情、邪恶狠毒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他。这些特点倒是和焚尸者有些相似。”

“他不会是焚尸者。”佟阵说。“从他的作案手法来看,他并不是出于一时冲动杀害了他的家人,而是经过了周密而长时的计划。”

“焚尸者的手法也很周密。”Greg指出。“约翰是怎么被捕的呢?”

“约翰杀人后,换了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依旧每周去路德教堂,并且再婚了。警察寻找了18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才抓到他。不然恐怕他会一直落网。”谢雷说。

“约翰作案手法周密,是由他古板而严谨的性格决定的。但他不可能做出虐待、强/奸和焚尸这样的事,这有背于他信仰的路德教。”佟阵指出。

“那么可以把他排除了。”Greg说,同时不解地望着谢雷,“你提出这个案子的用意是什么?”

谢雷的眉头拧在一起,依然盯住Greg的咖啡杯。

“谢雷想让我们关注动机。”佟阵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