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约鹤ゲ蛔“驯��

还有刘盈,她恨恨的踢了踢漆案。躲吧,躲吧,我看你能躲我一辈子。

“哎哟,”她惊呼一声,刚才那一脚踢的太用力,脚趾很有些疼。

“娘娘。”荼蘼啼笑皆非的过来,替她揉散了疼痛,嗔道,“这漆案哪里得罪你了,你跟它过不去。”

她没脸答话,只得在心里又将这笔账记在刘盈身上,来日必要讨还回来。

按祖制,个月的月初,月末,及月中三日,皇帝都是要在中宫留宿的。

刘盈再次踏足椒房殿的时候,已经是春正月。

瞧见阿嫣幽怨的模样,他不免有些愧疚,咳了一声道,“阿嫣,前些日子张偕来了信,他近日在雁门与匈奴零星打了几场仗,都是大胜。”

“唔。”张嫣应了一声,继续瞪她,口中不以为意道,“燕隐做事有分寸的。”

“还有一个消息,上个月,吴国翁主在雁门产下了一个儿子。”

“真的?”张嫣霎时间眼睛亮了起来,雀跃问道,“叫什么名字?”

“才一个月呢。”刘盈失笑道,“还没有命名,只是取了个小名,叫于归。”

“于归?”张嫣念了一遍,笑盈盈道,“嗯,有那么一对容貌姣好的父母,小于归一定生的很可爱。”

刘盈的眸光忽然一黯。其实,他找不到一条能够妥善安排阿嫣的路。那条最安稳简洁的路,却是一直存在在那里的,只是,他一直避免去想。只要阿嫣膝下有一个嫡皇子,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他并不是考虑张氏外戚,宣平侯一系,阿姐贤惠无争,张敖又恭谨有度。阿嫣自不是擅权的人,外戚这种东西,不能擅大,却又是从来不能缺的。

当年若无吕氏,自己如何能稳固储位进而在如今登极。朝堂忠心的是大汉社稷本身,而不是皇帝本人。只有外戚,才因为和皇子休戚相关,而毫不见疑的支持。

对皇帝属意的皇子,适度外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奈何,这偏偏是一条,他无法去选的路。

赶点。

泪奔求粉红票。

正文 第三卷:玲珑骰子安红豆 一六四:春耕

一六四:春耕

话说完,张嫣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

她明明是打算板着脸以表示对这半个月来他给自己的冷落的幽怨的。结果,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逗得她忘了自己的打算。

这时候,她已经笑开了,也不好重新把脸板回去,是吧?

看着她小脸蛋上神情瞬息万变,刘盈忍不住失笑出声,咳了咳道,“好了,用膳吧。”

无论后事如何,只要他在这未央宫一日,便定然会护她安好。

“因为去年关中的大旱,农民收成便不好。朕打算劝农人课桑,内史罗珠提议,在长安南郊开辟出籍田,由朕行亲耕之礼。”刘盈夹了一筷子菜,对她道。

“唔。”张嫣应道,抬头瞧了刘盈一眼,忍不住便偷偷笑出来。

“怎么了?”刘盈问道。

“嗯。”张嫣道,“我在想象陛下穿着平民衣裳执耒耜耕田的模样,实在有点想象不出来。”

自她记事以来,已经习惯了作为储君和皇帝的刘盈,一朝天子纡尊降贵和农夫一样去耕作,这中间的距离实在有一点儿远。

“也不是真正耕田,”刘盈自己也笑了,“上古亲耕之礼,天子只需要执耒耜三推三返,并不费力气。不过是做给众人看的。“可是,陛下会用耒耜么?”

“不知道。”刘盈老实道,“不过小时候见过二伯用过。应该不难吧?”

“应该可不成。”张嫣摇头道,“若是到时候在百姓面前,陛下出了错,这亲耕的效用可就大打折扣。还是趁着这几天,陛下找个空闲的时候。学一学吧。”

“也好。”刘盈想了想。笑道,“明日我让许襄进宫来。”

其时新农法施行已经有两年。有司建议皇帝亲耕使用耧犁,以推广新式农具。许襄命人示范了一遍。又细细地说了耧犁的用法,看起来并不难,但对于从来没有真正做过农事的刘盈而言,掌用的时候却总有一些不足。刘盈不禁暗呼侥幸,幸好有事先学来做准备。否则,若真在亲农礼上犯了错,反而得不偿失了。

“陛下,”张嫣侯在田边,见刘盈走上来,连忙迎上来,递上茶水,道,“喝一口解渴吧。”

刘盈灌下去一杯茶。又接过巾帕拭去额上的汗。见张嫣望着自己笑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