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香亦有骨。如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每一品香各有不同。香与人相得益彰,才是真正的香道。

香粉尚带着潮湿的气息,张嫣用铜拨子拨弄着圆簸中的香粉,听到廊上急急的脚步声。

“大娘子,”青葵在门外禀道,“有县府吏官上门寻你。”

“县府吏官?”张嫣讶异抬头。

服役于各县县府的吏员为县令自行聘雇,并无品级,但是因为操持经手实务,在平民之间有相当大的权威。此时,两个青衣小吏便在堂上候着,见一个女郎从里面出来,拱

手道:“可是孟家娘子?”

“是”张嫣问道路,不知两位此行前来是……?”示意小刀将荷包递到二人手中。

这二人不动声色的接过,捏了捏,面上便笑的更加和善,“孟娘子放心,不是坏事情。吕御史两天前到了我们沙南县,请孟娘子去叙话。”

张嫣古怪的朝院子东墙望了一望,喃喃,“这样啊,我知道了。”

这事情定是与刘盈脱不了关系。

她心中怄气,刘盈的这一招,出的算是点到了她的软肋上。

她不愿意跟他回去,继续做大汉的皇后,那么,她现在的身份,不过是沙南县的一个平民罢了。与他上对的时候,还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不需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若他通过官府的手段权威。

年长的胥史等了一会儿,见她不曾动弹,便不耐烦生气起来,“孟娘子还是快点跟我们走吧。不然御史大人等久了,我们可吃罪不起。”

看吧?一个没有任何权势的民女,又如何能抵抗官府的权威。

今上七年秋六月,长安中的天子遣十三监御史分赴大汉各郡县,以九条察事,为司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恣为奸诈论狱不直者,擅兴徭役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政

故劾无罪者敢为逾侈为弩力十石以上者,非所当服者,凡九条。御史虽本身官秩只有六百石,并且只有察举权,没有治事权,但所察几乎包括地方所有政事,并且直达天听。素来

被地方官员极为忌惮尊敬。吕御史刚刚进入沙南县,唐县令便将县衙让了出来,自己另找了一间民居办公。

府史领着张嫣入了县府,却没有带到二堂,而是往东跨院而去,在门前立住,“小的奉命领路到这里,孟娘子自己进去吧。

整间屋子在县府东侧,虽然不是在正中轴线上,但独立成院,构建清雅之处,不下于正堂,此时门扇虚掩,四周屋舍俨然,只是静无一人。

她推门而入,见屋中靠墙的一面设着一排书架,上面放着字密密的竹简。一方长案设在上首。案后二人一坐一侍立,案上灯光明亮,刘盈坐在案关,正在看文书,听推门的

声音抬起头来望过来。

“阿嫣”

好像一如当年。

“我该叫你吕御史呢,还是县官大人?”张嫣冷笑。

“逞一时口舌之快,有什么用么?”刘盈淡淡笑道,“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眼前的事实,而阿嫣你,”他顿了顿,若有实质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既然你说要放弃从前的身

份做一个普通的民女,想来,不至于摆皇后的款拒绝接受官府召问吧?”

张嫣在门前站了一会儿,折回来坐下,“那,大小召民女过来,是想问什么?”

刘盈睇着面前的妻子,她意态悠闲,背挺的笔直,好像春风中青翠的杨柳。身姿瘦削,比从前在家时候仿佛瘦了一两分。乌黑的青丝换成民间常见的椎髻,鬓角落下一缕散

发,但并不显凌乱,柔顺的贴着肌肤垂落下来,年轻的肌肤上闪耀着玉一样的光泽,眉目宛然,好像过去那些年里,一直一直,都跪坐在那里,自己一回头,就可以看的见。

“你的病可好透了?”她忽然问道。

张嫣愣了愣,才想明白刘盈指的是自己年初刚到北地时生的那场大病

“早就好了。”她答道,心中升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别过头去,“吕大小若隐若是找民女来有正事,民女奉陪便是;若是只为了叙这不必要的旧,就请恕民女要回去了。”

“阿嫣,你又何必如此。不过,”刘盈带着深深的失望,见张嫣作势起身欲走,转了口气,“我这次的确是为了正事找你。”

他从案上取过一份奏折,“我这两日看了一份关于设募军制的奏折。听说,这募军一制,是你最先提出来的。所以想听听你的具体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