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是匈奴人。”他惊呼道。

“匈奴入寇了。”

“呜”苍凉的号角划破了平静的天际。

厚重的皮甲,带血的弯刀,破空的羽箭带着凛冽的风声,向着遂塞之上袭来。匈奴骑军来的极为迅速。奔跑的汉塞兵一个趔趄,右肩被射了一个对穿,箭羽依旧颤动不止。

在闭上眼睛之前,将手中高举的燃烧着的庭燎,费尽全身力气,投向堆好的积薪。

暮色之中,火光冲破天际。

寂静的夜色中,远处三积薪的烟火大如斗,直冲天际。相隔百余里,一路顺延而来。空气中充满了肃杀的气息。

云中城外,张嫣赫然回头,看见一路绵延而来的冲天火光,四周一片沉寂,只余那一道又一道的火光,像是要将天烧出一个窟窿。

云中郡守孟舒亦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边塞烽火,匆匆披衣起来,赶到了皇帝所居的宅子外头。

“什么人?”值守郎卫高声喝问。

孟舒急急道,“下官云中郡守孟舒,求见主子。”

烛火将小院正堂照耀的亮如白昼,沈莫披坚历甲,拱手跪在堂下,“一旦天子失陷在边境,后果不堪设想。还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计,即刻启程回京。”

“万万不可。”门扇刷一声被人从外推开,孟舒大跨步地进来,厉声道。

“臣云中守参见陛下。”他展袖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君王,额头叩在地上,铮铮有声,“此时匈奴入寇,城外敌情不明,陛下万万不可于此时离城啊。”

“孟大人此话差矣。”沈莫抬头,目光仿佛出鞘的剑刃,雪亮藏锋。

身为郎中副将,沈莫负责刘盈的出行安全。若皇帝在云中出了事,他万死难辞其咎。此时大敌当前之下,更是咄咄逼人,“云中乃是边关重城,匈奴人定是不会放过这儿的。

若是云中失陷,大人负得起这个责任么?”

“沈将军忠心可嘉。”孟舒直起身来,冷笑驳斥道,“只是沈将军没有跟匈奴人打过交道,大概是不了解匈奴人的习性。匈奴人彪悍善战,又兼匈奴马脚力胜过大汉马,充足

的战马,从来都是来去如风。如今,我们不知道城外敌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陛下出城,却在野外遭遇匈奴人,到时候社稷动荡,臣等才真是万死莫赎。”

他深吸了一口气,拱手力陈,“相反,我大汉善守城。安能以已之短对战彼之长处?云中是边境重郡,驻兵万有余。城中有武库仓库,凭险自守,只要能够撑到援救前来,就

可自保平安。”

他据理陈词,分毫缕析,条理分明,沈莫虽心有所虑,却也无可辩驳,于是摞下脸子,恨恨道,“若是陛下出了事,你担得起这个责任么?”

孟舒微微一笑,褪下头上冠冕,置于身前,面上大义凛然,“若云中城有个万一,我孟舒自当死战。”展袖再拜,声音铿然,掷地有声。

他的大义凛然让沈莫动容,一时无话可说。但终究事关重大,不敢做主。一时间,堂上二人都望向刘盈。

烛火飘摇中,刘盈在堂上走了一个来回,终于下定决心,回到案前坐下,扬声急急唤道,“郎卫卢新。”

年轻的郎卫越众而出,在堂前单膝跪下,“属下在。”

刘盈刷刷地书写了一道手书,“你持这道手信,派人分别往雁门上郡而去,见机行事。如果情况许可,可以亮明身份,请求援兵。”声音淡漠如水。

卢新拱手,“属下定不辱使命。”郑重接过手书,领命而出。

“郎卫何栋。”

“属下在。”

“此间战事传到长安后,朝廷会派军迎战,你持手信,前去将军幕府,命领命大将军速速前来救驾。”

“诺。”

安排好了事宜,刘盈掷下笔,起身走到了孟舒面前,拱手郑重拜道,“如此,孟郡守,朕便将性命托付给你了。”

孟舒只觉得双肩之上重任,郑重再拜道,“臣,敢不肝脑涂地。”

刁斗声音悠远,敲过了五更,东方天际渐渐吐出了鱼肚白。

刘盈从外堂出来,揉了揉疲惫的额头,眼中微带血丝。

自七年前登基以后,这是他过的最辛苦复杂的一个夜晚,也面对着这一生可能的最危险的局面:匈奴骑军在广袤的大汉领地之上肆虐,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兵临城下。在前途无

法预料的时候,云中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他穿过屏门,跨进内院,见院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