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华容添一怔,眼神由慌乱渐渐转为镇定,迟疑问:“是长庆王吗?”。

“是!皇上近日来身体抱恙,缠绵病榻,忽然察觉到兵马有异动,立即召大元帅秘密回京,趁皇上与大元帅密议时,长庆王的兵马将京城包围,城内只剩禁军。”。

华容添剑眉凝锁,望了望四周,“好,先找到孩子。”。

我已经反反复复算了好多遍,就是没有京墨和紫葳的下落,仿似从人间蒸发了一般。心头顿时涌起不详的预感,上次华容添躲着我,也是这样的感觉。不忍心看他急迫的眼神,我垂目问:“容添,上次你躲我,是用的什么方法?”。

“是道长给我的隐身符。”。

“道长?就是沈云珞找来的那个老道士?”。

“是,清□长。”。

我紧闭双目,还是掐算不出,啐道:“可恨的老道士!”。

“难道……”华容添几乎痛苦得说不出话来……

“容添,我们已经被人算计了。”我话音刚落,一支冷箭不偏不倚射中了李敏迟的眉心,猝不及防。拥挤的集市吵嚷起来,人群纷纷四散。一大队人马风尘滚滚冲过来,我当即施法,在桥上竖了一道透明如水的屏障。那边的人马不得已停下,为首的一袭官服,高喊:“妖孽!你若还敢肆意妄为,别怪我们用娃儿的血来祭旗!”。

华容添发出一声巨吼:“卑鄙之徒,竟对孩子下手!”。

“孩子现在好的很,只要你们乖乖听话,孩子不会有事。怪只怪皇帝想不开,偏偏向你求助,不然,你们仍旧可以过安生日子。”。

华容添低低说:“堂堂苏州知府,竟也成了二哥的人。”。

我凛然一惊,“苏州知府,岂不是吴千雁的父亲?”。

华容添猛地一攥拳头,关节喀喀作响,咬牙切齿道,“真是黄蜂尾后针……”凝思半晌,他牵过我的手,“于归,孩子在他们手上……”。

“我明白,一切听你的。”挥臂撤消了屏障,人马涌上来将我们团团包围。

第十四章 113、 忍泪吟…2

为了孩子,我们只得跟随他们入京,一路上不动声色。赶至京城,恰逢腊月三十,一股悲凉之气迎面扑来,挑开车帘一看,铺天盖地都是白色,街上清冷空无一人……

华容添顿时如受重创,无力道:“已成定局。”。

冰寒的风呼啸着吹进来,我上前拥住华容添,不知要如何安慰。皇上毕竟是他最亲的大哥,不论从前有怎样的嫌隙,在遇到危机时,皇上想起的还是他……

我们进宫之后,受到了礼遇,就好像在苏州的一切都没发生过。宫女领我们去浮华殿沐浴更衣,换上丧服……

沐浴时,我听见隔间的华容添问:“皇上何时驾崩的?”。

一名宫女小声答:“腊月二十七。”。

“你何时来的浮华殿?本王没见过你。”。

“就是那日夜里来的。”。

“这里的宫女呢?”。

“大概被调走了,奴婢不清楚。”。

我们梳洗妥当后,耐心等候长庆王。不想等来的宫女却来说皇太后召见。华容添满面悲伤之色,携了我的手嘱咐:“切记,见到太后不可造次。”。

我会意朝他眨眨眼,默不作声垂头跟在他身后……

皇上停棺于延华殿,我们朝内殿进去,皇太后、长庆王、玉临王和几位老臣依次坐开。华容添入席,坐于长庆王对面。我则伫立在他身后……

皇太后手里拈着佛珠,面目依然和善,略带伤感道:“皇上病重时,提及要恢复逍遥王的爵位,因此哀家也把他请来了。”。

华容添嗓音沙哑道:“臣来迟了,有愧于皇上。”。

太后沉沉叹道:“皇上对逍遥王可谓手足情深。今日召集各位,无非是商讨长庆王登基一事。”

一位老臣大胆问:“敢问太后,皇上是否有遗诏留下?”。

太后垂目拈着佛珠,道:“没有,皇上去得突然。这风寒来势汹汹,还不及十日,连皇上也想不到会因此撒手西去。”。

“既然没有遗诏,关于登基一事,是否应当召集群臣商议?”。

太后忽然杏目圆瞪,“有什么可商议的?皇上无后,理当由长兄继位!”

“请恕老臣斗胆直言,皇上这病来得蹊跷,太医院可查清楚了真是风寒?若是风寒,凭宫中数十名御医竟医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