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 (第1/4页)

阿古泰的死有些子出乎李显的意料之外,对于这员回纥族的勇将,李显一向是爱重得很,原本也有心栽培于其,却没想到竟陨落在了此战之中,这令李显心中痛惜不已,奈何人已去,李显除了感慨之外,却也没再多想,倒是噶尔?钦陵的突然进军却令李显心里头犯起了叨咕,一时间有些子拿捏不定其人究竟在唱些甚戏。

李显所布置的“乾字计划”到如今为止,可以说是一切顺利,整个吐谷浑的吐蕃军已是被牵得乱了阵脚,军力分散之下,已基本不可能挡得住唐军主力的强袭,无论吐蕃军接下来是否还会强攻落鹰岭,都不会影响到战局的结果,这个自信李显还是有的,只是噶尔?钦陵这一突然进军却令李显有些子摸不清其动向了,要知道伏牛川以及伏俟城乃是吐谷浑的核心之所在,一旦被唐军占据,吐蕃军的战略回旋空间可就少得可怜了,这个常识以噶尔?钦陵的智算,自是不可能看不出来,可如今他居然如此轻易地便将伏牛川放了空城,这里头说是没有蹊跷的话,李显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问题是这里头的埋伏究竟何在却令李显有些子摸不着头脑了。

“黑齿将军、成斌,依尔等看来,噶尔?钦陵这是在闹甚玄虚来着?”

李显蹲在沙盘前细细地将战局推演了一番,隐隐像是察觉到了些蹊跷,可有不敢完全确定,这便侧了下头,看了看陪侍在侧的黑齿常之以及林成斌两位副手,以探询的口吻发问道。

“殿下明鉴,末将以为此举恐是虚实相间之策,其意便在一个‘变’字。”

李显有问,二将自不敢不答,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由着黑齿常之率先开了口。

“嗯,接着说。”

李显先前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黑齿常之的推断自是认同得很,这便鼓励地点了下头,肯定了一句道。

“殿下请看,此乃乌海城,其之守军近半已被调到了布哈河口一带,又被张琛将军所部拖着往青海子南面去了,城中所剩的守军不足三千之数,若是情况不变,以李大将军所部之战力,数日必可攻克之,可若是噶尔?钦陵暗中从吐蕃国中调精兵守卫,则恐旦夕难下。

一旦李大将军所部被困坚城之下,原乌海守军必可及时回援,内外夹击之下,李大将军恐难有作为矣,我军此路兵马便算是被彻底牵制住了,再者,伏牛川虽是要地,却难挡我军兵威,其主动放弃之,虽有可能有被我大军立稳脚跟之虞,然,其主力未损,却可四下机动,我军兵虽精,却少,恐难聚歼吐蕃主力,如此一来,攻守之势易矣,其上可与我主力往来周旋,以拖待变,也可中击落鹰岭,先克我军一路,下可兵出大通河谷,趁我河西空虚之际,侵袭兰州,断我根基,个中变化实多,末将也不敢轻言虚实。”

黑齿常之乃是智谋之将,身经百战,经验自是丰富得很,畅畅而谈之下,很快便将扑朔的战局分析了一番,点出了噶尔?钦陵所用之伎俩。

“不错,这便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之道,看样子钦陵老儿是已完全猜出了我军的预定战策,若不然,其也不敢如此轻易地便弃城而走,这是欲与我军打游击了,嘿,倒也有趣得很,成斌,尔对此有甚破解之法么?”

李显原本就已摸到了事实的边缘,再跟黑齿常之这么一印证,心中已是有了定策,但却并没有急着说将出来,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林成斌,内里自不凡考校其一番之心思。

“殿下,末将以为黑齿将军所言甚是,那钦陵老贼确是使的虚实相间之策,计算虽好,却并非不可破,只因其漏算了几条,其一,吐蕃国中战和之争正烈,有赫茨赞在,国内之军恐非钦陵老儿能随意调遣,有此一条,乌海城必破无疑,李大将军一路当可稳稳把住要隘,纵使其国中争执已定,其援军也难越过乌海一步,这一路已无须担心;其二,我落鹰岭之兵虽不多,可其之犀利处却不是吐蕃军所能抗衡得了的,其若是强攻此处,则必碰个头破血流。

若是末将料得不差,那钦陵老儿必不会全力击此,只会稍作试探后,便以僵持对峙为上,其必将自率大军强攻大通河谷,只可惜陇州都督凌重将军所部已秘密潜至兰州一事恐非钦陵老贼所能预料,其若敢去,必遭惨败无疑,待其碰壁之后,我军已可挟横扫吐谷浑诸部之威势,进军东南,与敌决战草原,真到那时,钦陵老贼外无援军,内无立足之地,安能不败,是故,末将以为以不变应万变乃上上之策!”

林成斌自打进位将军之后,已是独当一面之大将,看问题的眼光自是全面得很,此际,面对着李显的考校之言,丝毫不慌,不紧不慢地将心中所想一一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