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 (第1/4页)

赫茨赞本就不是个视死如归之辈,自是不想就这么白白地死于战乱之中,可又舍不得手中的权力,有心跟李显再打个商量,可一着急之下,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再一看李显已是毫不拖延地连屈着手指,须臾之间,也就只剩下小拇指尚未落下了,登时便急了,再也顾不得许多,赶忙嘶吼了一声道:“某家降了,某家降了!”

“很好,老哥作出了个聪明的选择,既如此,还不打开城门更待何时?”

李显早就知晓赫茨赞是何等样人,对其的投降自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也没多废话,只是淡然一笑,一派不在意状地给出了命令。

“啊,是,是,是……”

面对着李显的强势,赫茨赞压根儿就不敢兴起一丝一毫的反抗之心,只能是一迭声地应着是,转身便向城门楼里退了去。

“大相,这城门开不得啊,若是唐军不讲信誉,我等当死无葬身之地啊,大相!”

莫布次仁原本也无太多的战心,可一见赫茨赞甚条件都不曾跟李显提,便已是无条件投了降,自不免忧心忡忡,这便从旁哀劝了一句道。

“屁话,战是死,不战还有一线生机,尔若是欲寻思,自己横刀好了,滚开,来人,大开城门!”

赫茨赞这会儿已是惊弓之鸟,哪敢跟唐军真儿个地硬战上一番,降心既起,又怎听得旁人之劝解,恶狠狠地喝斥了莫布次仁几句之后,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旋即便见厚重的内城门被人从内里推了开来。

城门既开,唐军诸将们的眼可就都亮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此番远征的最大功劳已是蒂落瓜熟了,就看李显会将这么件唾手可得的大功劳交给何人了,不止是林成斌、李贺等心腹重将,便是李谨行、高偘等极品大员们也都眼露精光,唯有黑齿常之却是镇定异常,倒不是他不想取下这份大功,而是自忖在英王一系的底子较浅,压根儿就争不过在场诸般人等,索性也懒得去多想,只是面带笑容地坐等着看看热闹。

“黑齿将军,就有劳将军率部将赞普一家老少尽皆拿下罢。”

李显环视了一下诸般将领,视线最终却落到了镇定自若的黑齿常之身上,含笑一摆手,很是客气地吩咐了一句道。

“啊,是,末将,末将遵命!”

黑齿常之是真的没想到这么桩好事会落到自家的头上,一时间不禁有些子发了懵,再一看李显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躬身应了命,点齐了兵马,呼啸着冲进了内城之中,自去擒拿吐蕃赞普杜松芒波杰不提。

诸将们欲取大功的心思李显自是心中有数得很,然则李显却是有自己的考虑,理由很简单,如今吐蕃已平,也到了李显将要离开河西的时候了,不管是回朝还是转任外地,河西这块根据地李显都绝不会放弃,自是需要一员信得过而又能得朝堂认可的重将在此把持住局面,很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身为河西副都督的黑齿常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至于林成斌、李贺等将领么,在资历上却是稍差了些,尚无法担当起此等重担,倒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在朝议上很难通得过,而资历够格的高偘,能力上却又差了些,凌重与李谨行则是因陇州与安西的重要性,无法脱得身去,相较而言,也确实只有黑齿常之较为合适,这便是李显将拿住吐蕃赞普的大功交给其的根由之所在。

“明武,派名弟兄去西城,传令阿素古次仁等四将即刻到红山宫来见孤,若是半个时辰不至,当以谋逆论处,去罢。”

李显没去管黑齿常之的调兵行动,甚或不担心其此行会有甚危险,只因此际的吐蕃已是死虎一只,再无丝毫威胁可言,眼下李显要关心的仅仅只是个善后问题,待得黑齿常之兵进内城之后,李显也没多等候,招手将张明武叫到身前,语气平静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李显有令,张明武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紧赶着应了诺,安排了亲卫队中一名懂得吐蕃语的亲卫前去西城传令不提。

“报,大将军,唐、唐军来人了!”

就在唐军杀进红山宫之际,吐蕃西城的一座军营中,阿素古次仁等四名茹大将正团团围坐在中军大帐中,人人面色焦躁,却无一人有开口说话的欲望,甚至彼此间的眼神都甚少交织在一起,只是各自垂首想着心思,直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这才尽皆神情紧张地望向了大帐的门口处,入眼便见一名哨探急匆匆从外头掀帘子冲了进来,几个大步抢到阿素古次仁身前,语气急促地出言禀报道。

“什么,来了多少人?何人领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