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 (第1/4页)

嘀裕�骨敫富省⒛负蠹�略蚋觥!�

活人自是不会被尿憋死,以李显的智算之能,自是很快便已将利弊全都盘算了个透彻,待得武后发问之际,他已是有了准主意,这便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深深一躬,满脸子歉意地逊谢了一句道。

“苦衷?尔有甚苦衷,不妨说来与娘听听。”

一听李显果然拒绝了主审官之责,武后的眼神立马便凌厉了起来,似笑非笑地盯着李显,不依不饶地往下追问道。

“母后明鉴,儿臣与明大夫素有怨隙,彼此关系并不睦恰,在某些人眼中,怕是儿臣也有作案之嫌疑罢,若是儿臣奉旨彻查此案,无论得出甚案情,都难以服众,故此,儿臣不敢为此,也不能为此!”

武后的问话里诛心之意味极浓,一众亲近李显的大臣们都不禁为之暗自捏了把冷汗,可李显却是从容得很,不紧不慢地应答道。

“嗡……”

刺杀朝廷大臣乃是谋逆之死罪,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李显倒好,居然如此坦荡地自承自个儿有嫌疑在身,这等话一出,满堂震惊,哄乱之声暴然而起,纵使是武后连压了数下手,都止不住朝臣们的乱议之言。

“肃静!”

眼瞅着群臣们闹腾得实在太不成体统了,默默端坐着的高宗不禁便是一阵火大,忍不住断喝了一嗓子,登时便将群臣们全都震得没了声息。

“显儿昨夜何在?”

高宗并不似武后那般能隐忍,心里头有甚疑问往往都憋不太住,也不管场合对不对,直截了当地便追究起李显来了。

“父皇明鉴,儿臣昨日奉旨主持承天门大宴,因着心情振奋之故,酒不免喝多了些,尚未回宫,便已是醉倒了,至今日巳时三刻前后,程公公前来传旨之际,儿臣方才被唤醒,一夜酣睡如泥,浑然不知己身何在。”

高宗的性子李显清楚得很,也早就预料到高宗在武后的撩拨下必然会对自己产生疑虑之心,早早便已思忖好了对策,这会儿一见高宗果然按捺不住地蹦了出来,自不会在意,这便装出满脸的委屈之神色,苦着脸解释了一番。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饮酒近五坛,未回宫便已醉倒,此一条不仅微臣可以作证,便是在场所有臣工皆是目睹。”

眼瞅着高宗当场逼迫太子,素来刚直的郝处俊立马便看不下去了,这便当场站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老臣也是目睹之人,可以为证!”

裴行俭虽不算是李显一系的人,可内心里还是倾向于李显的,再者,他对明崇俨每每借鬼神之言蛊惑高宗也极为的反感,潜意识里便不想李显被“冤屈”了去,这便也从旁站了出来,高调地支持了李显一回。

“陛下,老臣亦可作证!”

“陛下,太子殿下昨夜确实酒酣,我等皆可为证!”

……

有了两大丞相的带头,一众朝臣们自是纷纷跟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地响成了一片。

“唔,诸公之言朕自是信得过,朕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诸公不必放在心上。”

高宗本就不是个有大主见之辈,先前之所以会疑心李显,那都是武后在背后挑拨之故,这会儿一见群臣们皆力挺李显,心不免便有些虚了,哪还有甚往下追究的心思,忙尴尬地解释了一句道。

“陛下圣明。”

一众朝臣们见高宗已改了口,自是不敢强揪着不放,只能是各自称颂不已地退回了原位。

“显儿莫要多心,朕也是为了尔之清白好么,而今尔之嫌疑已去,这案子么,还是交给尔,朕方可安心。”

被群臣们这么一折腾,高宗心里头对李显的疑虑已是基本消解了去,这便打算以审案权来安抚一下李显受伤的心灵。

“父皇厚爱,儿臣感佩在心,然,儿臣还是不可为此,除瓜田李下之嫌外,波斯之战即将开始,后勤辎重之调度转运事宜繁琐,儿臣实不敢分心,还请父皇海涵则个。”

高宗的好心李显可以理解,只不过理解归理解,李显可没打算将这么个烫手的山芋往自个儿怀里扒拉,自是赶紧出言婉拒道。

“嗯,波斯战事将起,还须得显儿多多为力,此案显儿不审也好,只是案情重大,终归须得有能臣为之,不知显儿属意何人哉?”

高宗为人虽弱懦,可在对外用兵上却是古来帝王中少有的坚决,也每每为自己的赫赫武功而自得,这一听李显提到了波斯战事,自是不愿李显因此案分心而导致战局有失,只是又觉得先前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