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 (第1/4页)

李显等的便是刘仁轨的上门,自然不会不见,但却并不曾表现出太过的热情,既没有出宫相迎,也没有降阶恭候,而是独自一人端坐在宽敞的书房中,神情肃然地等候着刘仁轨的到来。

“老臣叩见太子殿下。”

一见到李显摆出了单独奏对的阵势,由高邈陪同着走将进来的刘仁轨先是一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紧赶着抢到文案前,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不已。

“免了,刘相且请入座罢。”

李显无甚表情地叫了起,指点了一下几子的对面,示意刘仁轨自行落座,而后拿起刚烧开没多久的茶壶,亲手斟满了一碗,递到了刘仁轨的面前。

“多谢太子殿下厚赐,老臣愧受了。”

李显乃是半君,他亲手斟茶可是极高的待遇,刘仁轨自不敢辞,紧赶着躬身逊谢了一句道。

“刘相不必客气,请用茶。”

李显明知刘仁轨为何而来,可就是不问,只是微微一笑,端起了茶碗,朝着刘仁轨比划了一下,而后,也没管刘仁轨是怎个表情,便即微闭着双眼,慢条斯理地品起了茶来。

刘仁轨能出将而入相,自非寻常之人,尽管心中有所牵挂,可宰辅之气度却是从容淡定得很,也没急着开口,同样微微一笑,端起茶碗,细细地品着茶,宛若此来就是专程来与李显品茶一般。

“刘相,这茶如何哉?”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一盏茶总算是饮尽了,李显双眼一睁,似笑非笑地看着刘仁轨,一派随意状地问了一句道。

“好茶,甘而不涩,入喉而唇齿留香,当真是好茶,该是雨前龙井,煮的是无根之水,好茶!”

刘仁轨也是好茶之人,平生爱好不多,唯茶之一道为最,点评起来,自是分外到位。

“刘相果真是识货之人,茶者,生于山野林间,本无所谓好与坏,唯饮者留其名也,遇之品茗高手,那便是绝世好茶,若遇俗人,不过解渴之牛饮也,刘相以为然否?”

评茶不过是表象,李显真正要表达的却是延揽之意,只是说话的技巧却是十足十,从茶本身说起,只一转便转到了君臣际遇上头。

“殿下于茶道精研之深,老臣万分不及也,惭愧,惭愧。”

李显话里的意思已是表达得极为的明显了,以刘仁轨的智商,又怎可能听不出那弦外之音,心里头不禁打了个突,脸上的笑容也为之微微一僵,可反应却是不慢,笑呵呵地回了句无甚营养的废话,并不肯轻易入了李显的彀中。

“精研么?实谈不上,不过是被逼无奈之举罢了。”

李显既挑起了话题,又怎可能被刘仁轨打太极的话给搪塞了去,这便自嘲地一笑,带着几分的无奈与伤感地感慨了一句道。

“殿下乃天潢贵胄,言语深奥,老臣愚钝不明,惭愧,惭愧。”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刘仁轨心头已是狂振不已,明知道李显所指何在,却百般不愿接这个茬,这便故作糊涂地推脱着。

“天潢贵胄?呵呵,这词用得好,本宫的大哥是天潢贵胄,五哥也是天潢贵胄,六哥还是天潢贵胄,结果如何呢?刘相不会不知道罢?如今本宫也是天潢贵胄了,又该是怎个了局呢?”

李显辩才无双,哪怕刘仁轨再如何推脱,李显要想说的话,自是总能找到由头,一个“天潢贵胄”的词儿便引来了李显一连串尖锐至极的问话。

“这……”

刘仁轨此来本是想让李显歇把手的,并无投入李显麾下之意在内,倒不是他不欣赏李显之才干,也不是不想帮衬着李显,只是不想太过深陷于李显与武后之争中去罢了,这会儿被李显连珠串般的问题一激,登时便语塞了,冷汗狂涌地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

“刘相乃饱读史书之人,又是三朝老臣了,无论学识还是威望,都堪称群臣之楷模,又可曾见过太子之更迭有如本朝者?虎毒尚且不食儿,况乎人耶?吕后虽狠,尤不杀亲儿,今后如何哉?忠,赐白绫!弘,喂毒!贤,绞杀!本宫又该死何所哉?”

李显越说越是激愤,到了末了,已是潸然而泪下,语不成调,这等大胆之言,直听得刘仁轨整个身子哆嗦得有若打摆子一般……

第七百三十四章收服刘仁轨

“殿下言重了,言重了,当不至此,当不至此啊。”

刘仁轨说起来也算是胆略豪雄之辈,当年在高句丽可是提兵横扫八荒的人物,白江川一战更是以少打多,生生杀得倭国水师全军尽墨,手下人命当以万来计数,可此际却并李显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