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还有点其他心思的心里也彻底没了想法。

教阅完毕,依然是大摆筵席。

徐平领着喝过了三巡,同前几天一样借口有事先回后衙了,只留下众土官在那里喝到尽兴。

后衙里,安远军林指挥使匆匆进来,到徐平面前叉手行礼。

徐平从桌子上拿起一封信件,交给林指挥道:“这是我的手令,你随身带着,到了思明州,交给永平寨张知寨,让他按令行事。”

林指挥接过信件应诺。

徐平又道:“前两天我虽然跟你提过去永平寨的事情,并没有把事情说透。明天就要出发,为免误事,还是跟你说清楚。提举司已经查得清楚,思明州知州黄安明事涉谋反,你带兵到了永平寨后,与张知寨一起,捉拿黄安明一家。那里是他老巢,手下众多,事情一定要谨慎。记住,只捉首犯,不相干的人等一切不问!事后让张知寨把人犯送到太平县溪峒事提举司,你带着人马就驻在那里,暂时听张知寨节制!”

林指挥应诺,又问道:“要是思明州作乱怎么办?”

徐平道:“你们以威慑为主,尽量压住不要出乱子。如果那里有人一定要作乱,那就快刀斩乱麻,一网打尽,不要让作乱的人走脱。跟先前一样,乱事平息之后只抓首恶,余者不问!”

“这——是不是太宽大了些?”

徐平摇了摇头:“我们有的是时间,所谓秋后算账,当然是要把收成收到仓库里才好动手,你明不明白?”

“小的明白!”

“还有渌州知州,在思明州也一体拿了,不要放他回去!”

“我们拿了知州,渌州岂不是就要反了?”

徐平吐了口气:“反就反吧,管不了那么多了。”

“其实,卑职这里有五百兵马,再加上永平寨原驻扎的大半指挥,人手已经足够了。何不拿下思明州后,轻兵直下渌州!”

徐平摇头叹口气:“你忘了天圣五年李知寨是怎么遇难的?哼,路上中了埋伏,人都没了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干的!这种事情不要再出现了。渌州与交趾一水之隔,现在动手还是太冒险了,且先放过吧。如果他们真地反了,我这里自有办法,你不用操心这些。”

林指挥不好再说什么,领命去了。

徐平坐在那里,脸色并不好看。渌州反了怎么办?还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可不想在自己手下发生李绪当年的窝囊事,只能驱虎吞狼,逼着周围的土官围攻渌州。渌州不好打,总有好打的,到时就看哪个倒霉了。

第104章 黄从贵的末日

落日的余晖照在左江上,水面泛着点点金光。归来的渔船慢悠悠地在水面上飘着,艄工的长篙在水里荡啊荡,泛起一圈圈的波纹。

岸边人群熙熙攘攘,闲逛的行人,卖货的摊贩,聚在这里透着热闹。

大贵拉着阿爹的手,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这些他从来没有看过、没有经历过的人和事,处处都透着新奇,让人向往。

经过几次试探,岑大郎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太平县。江州韦知州果然不再派人抓自己,就连前几年的悬赏都取消了,命运里的乌云已经散云,岑大郎父子在太平县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凭着一手行医的手艺,岑大郎在左江这边摆了个摊子,每天赚的钱也够维持父子的生活,还略有节余,再过几年,他们或许就能在这里安下家来。

“阿爹,你看那个人还在那里!”

大贵摇着岑大郎的手,指着街边柳树下像条死狗一样躺在那里的人喊。

岑大郎摇头叹道:“可怜的后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才受这样苦哟!”

说着,走上前去,掏出两帖膏药放在躺着的年轻人面前,轻声道:“再用过这两帖药,你的腿就好得差不多了,找点活计做,攒钱回家吧。”

年轻人不断点着头,口里唔唔地发着声。

大贵道:“阿爹,这人还是个哑巴。”

“都是苦命人,这世上苦命人活得都难啊——”

放下膏药,岑大郎带着儿子叹着气离去。

看父子两人走远了,年轻人捡起地上的膏药,低着头一腐一拐地向镇外走去。此时太阳落山,凉风渐起,年轻人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身子。

到了镇外,左右看看周围没有人,年轻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口中骂道:“也是晦气,命里竟然要遭这一场大难!真是亏了那一大一小两个呆子,不然这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可惜那父子也是穷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