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1/4页)

如同如今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的郧阳钢铁一样,当地也是磁铁矿,炼制成本极高且技术要求也不低。在后世为了找到炼制这种矿石的廉价方法,共和国的技术人员摸索了许多年才找到合适的工艺,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局限性,除非现在军政府正在跟德国人谈判的技术援助获得成功,不然不仅仅只是攀枝花不能开发,甚至连早在规划中的郧阳钢铁也要陷入困境!

“看来回过头去要让下面好好的查一查,这些个洋人似乎也跟当年第一批冲进共和国改革大潮中的集团军一样,背地里打了不少的主意!”

李汉心中暗暗警惕,事实上,攀枝花当地的矿藏并不难寻,虽然位于深山老林之中,但是只要找准了地方,一走过去可能一座山都是品味不低的铁矿山,而且附近还有伴生的大型煤矿,若他真对洋人开放了市场,在当地投建冶金、钢铁等,附近丰富的煤矿资源将为工厂提供了廉价的原料。在这一点上,汉阳钢铁完败,就连重庆钢铁也只是稍微占了交通的优势罢了!

李汉是个谨慎的人,虽然很想借助他们的手将更多的资本不再以贷款的形势引进治下,但是一日没弄清楚几人的背景,他心里面也有些焦躁不安,这一天虽然与一众洋人交谈了许久,但是最终除了跟那位要在重庆建立发电厂的洋人达成初步协议外,其余几人他的回答都是十分模棱两可。

李汉控制的五省地区虽然封禁了泰晤士报进入销售,但是李汉自己却每天都要看从上海发回来的最新泰晤士报。

阳光通过窗户射进屋内,光线已有些刺眼。

李汉端起一杯热茶站起身,将窗帘拉了拉,看了看正在院子里巡逻的一队的警卫,然后不紧不慢的坐了回去,掀开茶盖喝了口茶,重新看起了一早送过来的前天的泰晤士报。

这一期的泰晤士报上出现了三个话题突然吸引住了他。1月6日,巴尔干同盟会议因意见不合而陷入破裂。

巴尔干战争是他一直都在盯着的国际新闻,自然知道巴尔干同盟解散只是早晚的事情。建立于1911年意土战争的巴尔干同盟本就是列强为了借他们之手削弱西亚巨人……奥斯曼帝国的工具罢了。然而随着战争的逐渐结束,去年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盟军尔后的军事胜利不符合列强利益,俄国在支持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对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不利。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而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未来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的复灭。在列强的压力下,去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停战协定。随后的战场由军事转向了政治上,交战各国大使在伦敦就和约条件开始另一场战争。伦敦乃是泰晤士报的势力范围,瓜分战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吐出来领土的相关协定才刚出**,条件极其苛刻,几乎斩断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全部土地。不仅李汉认为奥斯曼帝国不可能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泰晤士报方面也认为奥斯曼帝国接受不了这个协议。所以,虽然战争才刚结束,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巴尔干战争又要打起来了。

李汉心情愉快的敲打着桌面,巴尔干继续乱下去虽然不符合列强的利益,但是无疑却能够吸引各国的注意力,为他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是当读到交战诸国先后共动用了近一百五十万军队,火炮三千门,海军交火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炮舰等约三十艘时,他的心情又低沉了下去。从这一场巴尔干战争就能够看到了,连只勉强属于世界第三等级的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出动的军队数量跟质量都在民国之上,毫无疑问,现在的民国被列强划入第三等国家之中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再不发展,恐怕真连几个巴尔干小国都不如了,更别提西亚病夫……土耳其了!

放下茶杯,如果李汉没有记错,土耳其政变应该快开始了,换言之另外一位亚洲巨人领袖凯末尔就要登上世界舞台了!

“三年计划必须加快速度,是不是再放低一些门槛,多拉动一些国外资本进入呢?”

心中紧迫感又重了几分,他将报纸翻到了下一页。

“哗!”

这是!

眼睛一凸,李汉的脸色立刻阴沉了起来。

1月8日,外逃印度的达。赖十三世于印度宣布西藏。独立,同时临近的尼泊尔、印度等国迅速承认其西藏佛国大摄政的地位,英国驻印度总督更是于报纸上宣称其因民国国内刁民叛变受到胁迫不得不暂离西藏。并‘劝告’北京尽快还政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