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部分 (第1/4页)

游行示威给了李汉当局很好的借口,他当下便令外交部以‘民生沸腾,若妥协恐激起民变及排日之风为借口’,向日本政府转达‘合理要求’,要求暂缓移交庚子赔款。这摆明了就是不愿意继续支付庚子赔款,日本方面自然不会同意。从时间步入18年至今的快半年时间里,两国都是在磨嘴皮子中渡过的。

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民国知道一旦妥协,将损失国民的信任,损失这个新崛起的国家的自信心,而且还有数千万的巨额赔款。日本更加不可能妥协,因为妥协只是第一步。一旦在这里让步了,更远的日本在华租界、在华特权、不平等协议、辽东半岛跟台湾占领地都将暴露在中日两国之间。

只是不妥协,那就意味着战争。

是的,一场新生中华民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或将爆发。只是两国都在尽量控制,日本还在消化南洋新占领的印度支那半岛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民国也在忍耐,因为一旦开战,必将是中日两国的全面战争,必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惨烈战争,中国现在不但要顾忌苏俄政权跟中亚的影响力,还要准备应付一场全面战争的物资,总之,大家都在尽可能的控制。。。直到控制不住。

随着苏俄政权武装力量的扩增,以及中日冲突的加剧,李汉认为有必要召开一届军事会议,就前两年民国国防体系的建设跟规划问题,进行一次总结,同时就一些暴露的问题进行改正,以应付可能不久后将到来的冲突。

西安,总参谋部指挥作战会议室内,一排排的高级将领腰板笔直的在那里端坐,军帽都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面。

尽管室外的问题很高,而且会议室的门跟窗户都是关得死死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喊热。只因为十二座大扇叶的风扇被置于作战会议室内,虽然屋子里面的气温还有点高,但有它们在辛勤的工作着总归大家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凉意的。

仔细观察这些军官,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这些是现在国家的骄子,有的是一路跟随李汉起兵创建了这个共和国的将领,有的是近几年来几场大战中崛起的年轻英杰,有的是留学海外军事名校学习多年的精英,甚至还有些是从民国初年的其他势力合并的军队中提拔的高级将领。

尽管出身不同,尽管学历不同,但是现在的他们是自信与骄傲的,也是最团结的一个群体。只因为他们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了自己的灵魂、信仰跟骄傲,他们是近代中华从未有过的最有自尊心的军人。

最前面一排端坐着的除了陆军部跟海军部的几位次长外,其余不是远从库伦、上乌金斯克赶来的季雨霖跟吴佩孚,就是从阿拉木图赶回来的熊秉坤跟从比斯克赶来的张孝淮等等,都是民国国防军一二线军区的最高长官。

后面的几排最低军衔也是中将,可以说,这里几乎云集了民国陆海军的八成高级将官,一旦出现了问题,李汉辛辛苦苦建立的国防军事体系短时间内将陷入崩溃之中。

只是,有谁有那个能力在民国的总参谋部内制造血案呢?

答案自然是没有!

而现在,所有人都在安静的等待着,等待着大总统,等待着这位民国最高统帅,统一了全国并一手建立起了民国如今规模庞大的三百多万军队的那位绝对领袖。

云集了国内这么多的高层将领,就算是平时爱开玩笑的几位年轻将领也都收束了心神,安静的坐在那里等待着。

他们不知道这一场会议之后,这个国家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所有人都在忍不住的期待,期待那位奠定了中华民国现今伟业,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总统,为这个国家带来更大更好的变化。

第六百八十三章 军事会议上

会议室的门一下被打开了,就看见李汉被汤芗铭、蔡锷、蒋方震等人簇拥着,大步走了进来。

所有将领都哗的一声整齐的起立,啪的全体立正敬礼,牛皮军靴踩在地板上劈啪作响,当真是威武不凡。

“都坐下吧!”

李汉随意的挥了挥手,他手上拿着一方手帕,已经被汉水沾湿了。在侍从官的引导下,李汉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也是看他坐下了,陆海军部、总参等人这才各自调好了位置坐下。

侍从官将手上拿着的一份盖上朱漆的密封文件袋摆在了他面前,李汉撕开蜡贴,取出文件放在自己面前,倒也没急着看,目光依次扫过列坐诸位这才开了口道:“自辛亥年武昌一声枪响,全国英杰揭竿而起,武装推翻满清建立我新民国至今,业已七年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