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部分 (第1/4页)

散去。

西安作为一国的首都,如今已经得到了民国国内各方的肯定跟支持。首先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地理中心不远处,可以说自西安再往西走,便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了。将首都建立在整个国家最贫穷的地方,而自李汉入主中枢以来,其立足后世百年的经验,同时也是对民国外部恶劣环境的担忧,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的重型工业,超过八成都是被规划建设在中西部地区。以免在战争时期,落入敌人手中。

中西部积贫已久,想要彻底实现中部的振兴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唯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以上,才有可能彻底得到改善。不过在那之间,政府也不能做的太过偏袒。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民国的经济中心赫然已经南移,沿海城市也变成了这个国家最发达跟富裕的地区。尽管李汉还在一点一点的把控,但贫富差距的出现,已经导致东部沿海跟部分南方省份对于他的偏心有些不满了。

或许一时半会的,还能靠外部环境那套说法安抚一二。但,终究有一天,那些不满他政策的人还会跳出来。

走一步算一步吧,既然重活一世,若不改变一些什么,尽可能的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环境,李汉并不甘心。

尽管西安作为这个新生革命国家首都的历史只有短暂的三年多,不过作为曾经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市古老的城市也已经走出了革命时期的满城大屠杀,宛若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一般,重新焕发新生计。

在10月底的某天,西安城难得的这个好季节当中。这个中华民国的首都,远东现在和未来的政治中心,正是一片繁盛的时候。高大的梧桐树在充沛的阳光中洒下浓密的树荫。城中到处是喧哗的人流跟商贾招呼客人的声音,经过了几年治理后,已被在沿途开挖了数十条分支泄洪渠道,并加种了数十万棵幼树防护的黄河,似乎被驯服了一些。至少今年本该洪涝成灾的天气里,却没有再发生洪水漫过堤坝的情况。

在新政府的主持下建设的众多首都标志性建筑点缀在树和绿荫之间,让这座古老的城市,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西安英国大使馆,在这个民国日益显得繁盛起来的首都城市里面,这个英国大使馆仍然顽固的坚持着它的帝国气派,他们的使馆不像日本使馆那么戒备森严,也不想美国使馆、德国使馆那样靠近民国的政府机构。确切来说,这个定都没有多久的首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使馆区。规划中集中的使馆区计划在1916年完工,所以这座三层的洋式小楼仍然傲慢的伫立在中山路的新城区这里。穿着蓝色礼服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守备在这里。房子周围全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花草,甚至连园丁和佣人都是从印度还有锡克来的黑人。

巴尔特大使有些疲倦的从汽车上面走下,为了拉拢在远东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中国。英国已经在今年四月被迫承认将中国的外交等级从公使提升到大使级。不过,这种诚意显然不足,毕竟德奥几国在几年前便正式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关系,而美国也在随后的一六年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关系,甚至连法国也在去年年底向中国递交了国书正式宣布将中国的外交级别升级为大使级。

可以说,除了仍旧与中国未恢复外交关系的俄国外。英国也就只比仍旧固执不愿升级的日本早那么一丁点。

巴尔特叹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远处街道上一队正经过巡逻的民**人。才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个国家的驻军巡逻路线已经六次修改。如今更是距离英领事馆只有不足一百米。随着国力的增长,这个国家面对西方列强国家越来越自信了。

几年前他们还能遥控指挥这个国家,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欧洲强国陷身欧战的泥潭中久久不能自拔。而中国,却借助着欧战之风,不但民间资本大肆扩张,已将英资、外资挤压的份额已是很好,工业跟军事上的飞跃式发展,也是令他这位时刻关注着民国的英国外交官夜不能寝。

“也许再两年之后,我们恐怕连租界跟驻兵权都保不住了吧?还有那些合约跟特权!”

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巴尔特深叹了一口,接过了一旁秘书递过来的公事包,一言不发的朝着使馆里面走进去。就连园丁和仆役们都恭敬的向他行礼,一样十分注重利益的他却没有和他们还礼的心情。他只是一直向客厅走去,留下了背后一群摸不着头脑的黑人园丁还有仆役们在那里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目光。

他们不明白,这位寻常看上去十分和气的大使先生到底怎么了?看起来这么疲倦而且魂不守舍地样子?

“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