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很多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把脸转向一旁,眼神游移不定。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做了一组实验。我们安排实验对象在交谈过程中向对方撒谎,并且把整个交谈场面录了下来。然后,在交流研讨会上,我们让与会者观看这些录像,并且指出他们所识破的谎言。最终结果让我们很吃惊,撒谎者的表现与我们通常所预想的不太一致。大约只有3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眼神游移,这部分撒谎者的谎言也最容易被识破。约有80%的谎言都被研讨会成员指了出来,其中女性的成功率比男性更高一些。其他7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都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可怜的受骗人,或许他们知道左顾右盼的表现会招致怀疑,所以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避免被逮着。他们的做法的确是对的。在这部分撒谎者当中,平均只有25%的谎言被识破,其中男性识破谎言的成功率仅有可怜的15%,女性则是35%。在辨别声音的变化、瞳孔的扩张以及其他线索方面,女人的直觉都要远远强于男人;而正是这些细节让撒谎者露出马脚。这个实验说明,

不能把目光当作辨别谎言的惟一依据,我们必须结合其他的手势与线索做出综合判断。不能把目光当做辨别谎言的惟一依据,我们必须结合其他的手势与线索做出综合判断。

在别人和你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对方与你目光相交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一般意味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觉得你十分风趣而有魅力,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瞳孔会扩张;第二种可能是,他对你怀有敌意,或是向你传递挑衅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瞳孔会收缩。正如我们常常提到的那样,女人非常擅长解读瞳孔信号,所以她们能够区分出对方到底是好意还是歹意。但是,男人们在这一方面实在技不如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男人无法根据女人脸上的表情判断她们的心情,甚至不知道女人是打算给他们一个甜蜜的吻,还是一个狠狠的巴掌。

如何避免攻击和辱骂

转移目光是屈服的表示,几乎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认同这一身体语言。如果一只猩猩要展示它的威力或者想要发出攻击,就会把目光死死地盯着攻击对象。为了避免遭受攻击,感受到威胁的弱小猩猩会把目光移开,并且把身体缩成一团,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加瘦弱。

科学研究表明,正是大脑中的求生本能,使得灵长类动物表现出屈服的姿态。在遭遇潜在的威胁时,我们也会尽可能地缩紧身体,比如耸肩、手臂紧贴身体、蜷曲膝盖、脚踝紧扣桌腿、下巴贴近前胸以保护喉咙,并且目光顺从地转向一旁。这些姿势会让攻击者的大脑发出“解除攻击”的指令,于是被攻击者便可以凭借屈服的姿态免遭厄运了。

让自己显得更弱小,这能让攻击者的大脑发出“解除攻击”的指令。

在你因为犯错而遭受上司的责骂时,你就可以采用上述姿势博得上司的同情。但是,如果是在街头遭遇匪徒攻击,那么屈服的姿态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假设你在街上独自一人步行时遇到一伙不三不四的人,这个时候如果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就会激发这些人的攻击欲望。相反,如果你目不斜视地大踏步往前走,手臂和双腿保持较大的动作幅度,昂首挺胸,显示出自己有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些街头小混混反而会产生畏惧情绪,变得不太敢轻易袭击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眼部传达的信号(7)

斜视

斜视的含义很丰富,它可能是表示感兴趣,也可能是表示不确定,甚至是表示敌意。如果人们在目光投向侧方的同时,眉毛微微上扬或者面带笑容,那就是很有兴趣的表现,恋爱中的人们经常将之作为求爱的信号,特别是女人。

如果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如果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

延长眨眼的间隔

在正常而放松的状态下,人们的眼睛每分钟会眨6~8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但是只要处在压力比较大的状态,比如撒谎的时候,人们眨眼睛的频率就很可能显著提升。 闭上眼睛不想看你延长眨眼的间隔是指人们在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十分之一秒。这种动作属于下意识的行为,是人们的大脑企图阻止眼前的人进入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感觉厌倦、无趣或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如果有人对你做出这样的动作,那就意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