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 (第1/4页)

听到这里,徐盛教微微地皱了皱眉头,作为常务副省长,徐盛教自然拥有不俗的经济眼光,可是要判断东南亚国家近期的经济走势会不会发生问题,这个话题似乎太大了,他也不敢轻易下什么结论,甚至他的观点更倾向于主流,那就是东南亚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很好。实际上华夏现在的发展路径有一部分就是复制了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与产品出口,所不同的是华夏拥有更坚实的工业体系,以及更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其实就算徐盛教心里真的是认同包飞扬所说的东南亚危机论,他作为政府高级官员,也断然不会公开谈及他国的经济问题,如果不小心传出去,那是会引起国际政治纷争的。

包飞扬道:“有关这个问题,我和陈总有一些讨论,陈总倾向于问题存在,但是危机不一定会马上爆发。而我的观点则是,这些问题已经被有心人盯上,所以东南亚的经济在近期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徐盛教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秦时停下正在记录的笔,看了看徐盛教,从领导的眼神中已经揣摩到隐含的意思,于是对包飞扬问道:“这个观点有没有什么论据支持?”

包飞扬很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我已经让人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并且给陈总发了一份,虽然说各种说法都有,陈总和陈氏家族的人不一定就会相信这个判断,但是我觉得陈氏家族肯定会做一些应对准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不一定是现在。可能随着形势的明朗,陈氏家族随时会有实质性的动作。”

徐盛教听到这里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能够在出国招商期间与陈氏家族达成协议,肯定对他最为有利,但是退而求其次。达成某种投资意向,或者是寻找到未来可能的机会,结果也不能就不好。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危机什么时候会发生,至少徐盛教现在也没有看到这个所谓的潜藏的危机,如果一切都要等待这个危机的话,总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秦时又适时地开口说道:“那有没有可能先和鼎峰集团签一份意向性的投资协议?”

包飞扬看了秦时一眼。心里暗暗地赞叹了一声,应该说长期为领导服务的秦时将他的角色扮演得很好,有些话徐盛教不方便直接问出来,毕竟他是副省长,地位尊崇。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秦时就主动问出来,避免让领导为难。…

“当然可以。”包飞扬说道:“但那一定是鼎峰集团真的有意向,所以不管是签意向协议,还是让鼎峰集团尽快到江北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项目。”

顿了一顿,包飞扬又继续说道:“鼎峰集团实行多元化经营,但是他们集团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食品、房地产、电子和石化行业,我觉得我们江北省能够提供优越条件的就是食品产业和石化产业。如果在这两个行业找到一两个合适的项目作为切入点,我想鼎峰集团一定会很感兴趣。”

鼎峰集团作为马来西亚顶尖的商业巨头,徐盛教这次到马来西亚招商之前当然也专门研究过鼎峰集团的情况。对鼎峰集团的情况相当了解。他点了点头,对包飞扬说道:“你说的不错。论起食品产业方面,我们江北省也是全国重点粮油产地,尤其是你们海州地区以及靖城地区沿海分布着很多农场,能够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这些农场我们都可以拿出来和鼎峰集团合作开发。也欢迎他们来搞粮油加工。”

说到这里,徐盛教有意停顿了一下。抬头望了望包飞扬,“只是石化方面方面。你们海州市能够提供的资源恐怕有限。别说你们海州市,即使放在全江北省来说,拿得出手的石化企业也就是凤湖石化与徐城石化这两家企业而已,但它们一家是华夏石油总公司的,一家是华夏石化总公司的,咱们江北省拥有的股份微乎其微,对于这两家石化产业的运营没有什么发言权啊!”徐盛教无奈地摇了摇头。

包飞扬听到徐盛教这些话并没有感到气馁,他微微地笑了笑,对徐盛教说道:“徐省长,据我所知,凤湖石化的效益还不错,但是徐城石化的情况就很一般了,石油总公司那么大的盘子,几乎在每个省都有企业,而徐城石化地处内陆,附近又没有油源,虽然铁路交通方便,但是运输成本还是太高了,未来成长的空间有限,对石油总公司来说,未必就不是一个负担。”

“但那还是石油总公司的资产。”秦时又恰到好处地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徐城石化是石油总公司的资产,而能够将石油总公司拉进来,无疑会让我们的项目更有说服力。”

“你有什么样的具体设想?”秦时又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