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部分 (第1/4页)

包飞扬到了之后,陈玉清首先开口就是询问包飞扬下午开会的情况。就像陈玉清和薛绍华一直以来的分歧一样,陈玉清其实并不支持包飞扬提出来的船舶工业整合和一园两区这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可能是源于女性的特点,陈玉清非常注重实利,她的看法倒是和郑映泰等人差不多,认为包飞扬的这个方案有些好高骛远,海州根本就没有大型船舶制造基础和能力,目前看到希望的也只有韩国山水公司的合资造船项目,而且这个合资造船项目还只是做船舶中间件。

但是包飞扬的做法又让陈玉清找不出抨击的地方,因为包飞扬将海州船舶工业整合最大的现实利益都让给冠东县。自己却揽下最难的大型船舶制造项目。甚至她也不能说包飞扬好高骛远,因为韩国山水公司的合资造船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而且现在又只是研讨交流阶段,还没有到她这个市长介入的阶段。

“船舶工业的合并整合,一定要审慎。你们现在的讨论交流方向还是不错的,但是要更多考虑执行与实施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好高骛远。”陈玉清叮嘱了一句,罕见地没有直接干涉。

“另外,你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让韩国山水公司的项目落地。省里的一些领导也支持我们自主发展造船产业,这方面你不要有什么顾虑。”陈玉清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请市长放心,等到韩国山水集团对大东船厂的收购告一段落,他们很快就会派人来海州考察。”

包飞扬不知道陈玉清是如何跟省里交涉的,但是没有省里的压力,有些事情也更好操作。当然,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觉得海州有发展造船产业的需要,也有条件发展造船产业,这个产业的空间非常大。也不是通城市一家能够吃下去的。

包飞扬又向陈玉清汇报了马来西亚华商考察团近期可能会来海州考察的情况:“这次考察团是由鼎峰集团陈氏家族召集的,成员多是马来西亚的华商,他们的投资领域非常广泛,虽然他们投资的第一意愿是临港临港经济开发区,不过按照临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主要是工业,特别是重化方向发展,实际上这些华商在商业、服务业、旅游等领域也有广泛投资,我在想市里是不是可以在这期间举办一个这方面的招商活动,让大家对接一下?”

陈玉清有些意外地看了包飞扬一眼。哪怕包飞扬拉来了韩国山水集团的投资项目,但是在陈玉清看来,他依然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总有些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年轻干部。

可是这一次包飞扬的举动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包飞扬竟然主动提出,让市里与他联系来的考察团进行对接。虽然包飞扬也提出了大的前提是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项目进行对接,而不是跟临港经济开发区竞争工业项目的投资。但是这样的表现也让经常要出面协调项目投资、面对各地争抢的陈玉清感到十分意外了。

“好,很好,你回去以后,尽快报一份材料上来。回头我跟招商局打个招呼,让他们整理一份商业服务业方面的项目清单,你们再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样将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好了。”既然包飞扬这么知趣,陈玉清当然也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她想了想又问道:“鼎峰集团的陈氏家族也要来人吗,他们会派什么人过来?”

鼎峰集团陈氏家族在整个东南亚华商中可谓是赫赫有名,家族实力基本上可以排进前十。如果鼎峰集团的重要人物来国内,地方上省里一定会安排人出面接待,毕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海外华商的投资一直是引进外资的主力,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包飞扬道:“马来西亚鼎峰集团这次过来的,应该是鼎峰集团石化海外部的经理郭柏年领队,郭柏年不是鼎峰集团陈氏家族人,是陈氏家族聘请的职业经理人,不过鼎峰集团石化海外部这几年在马来西亚以外的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新加坡与壳牌合资炼化项目规模非常大,郭柏年在鼎峰集团集团当中的上升势头十分明显。”

陈玉清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回头我跟薛书记商量一下,看看市里要用什么样的规格进行接待。”

包飞扬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也不可能绕过市里单独跟陈氏家族接触,甚至他也做好了省里出面的准备,好在陈氏家族也知道情况,郭柏年在鼎峰集团的位置非常重要,却不是陈氏家族的嫡系。不会那么显眼,也有利于鼎峰集团对投资环境进行踏踏实实的考察。

“对了,你刚刚提到的这个郭柏年是鼎峰集团石化海外部的经理,难道鼎峰集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