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部分 (第1/4页)

“是啊,其实厅里一直有跟韩国的企业联系,他们对来华投资的兴趣并不大,这次海州地区能够成功,似乎和美国唐盛集团有些关系。”路国鹏说道,并简单介绍了一下美国唐盛集团的背景。

“嗯,你们招商厅也要从中学习经验,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勇于创新开拓,做出更大的成绩。”洪锡铭说道。

有些信息,洪锡铭知道的要比路国鹏更多,比如包飞扬与赵家的关系,再比如西北石油与美国塔克石油公司的背景,所以洪锡铭很容易就想到包飞扬与墨西哥唐氏家族的关系,也就更加能够肯定唐盛集团确实是这一次促成大宙重工在海州地区投资的关键。

这么大一个项目全省一年也没有几个,几亿美金的外资,也会对地方经济起到非常大的提升促进作用,就算是洪锡铭也不能够忽视。

实际上,这并不是洪锡铭希望看到的结果。(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章 兴师问罪

洪锡铭对王虹锋提出来的全省一盘棋这个方针非常认同,不过在具体的棋局应该怎么下的问题上,两个人的看法并不一致。相比王虹锋比较均衡的规划,洪锡铭更希望有主次、有先后地优先打造重点地区的经济,再带动其他地区一起发展,类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的国策。因为江北省的经济相比江南等省份差距明显,资源本就十分有限,如果再分散的话,可能发挥的作用也会十分有限。

在洪锡铭看来,如果韩国大宙重工的这个项目能够落在通城,那才是最完美的。那样的话,通城市就将拥有日本川崎船业、韩国大宙重工这两家代表了日韩先进造船工业技术水平的造船厂,对于推动通城市造船工业格局的形成与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

这也是洪锡铭当初支持程化言出面就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的项目合作进行协调的初衷。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韩国大宙重工的项目在海州地区而不是通城,即便是作为省政府一把手,洪锡铭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一旦洪锡铭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就开始考虑大宙重工整船制造项目对海州地区,乃至对全省经济格局的影响。

如果海州地区能够得到快速强劲的发展,这个结果对江北省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利的。

江北省的综合实力与江南、之江等省份相比要差很多,但是沿江的凤湖、泰城、通城这几个地方发展得都还不错,并不会比一江之隔的江南省城市差多少。但是江北省中部和北部的几个地市就差得多了。江北省的大致格局就是南三市发展得最好,北边的徐城仗着老底子厚,也还说得过去,其他中、北部的那几个地市,包括海州地区在内,综合经济实力都要差不少。

如果海州地区经济能够崛起,并带动中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可以实现王虹锋提出来的均衡发展。

洪锡铭不认为均衡发展是一个好战略。但是他很看重海州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如果在江北省沿海形成通城地区与海州地区这两个点,就可以带动沿海、沿江、沿铁路经济的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当然。在洪锡铭的计划当中,通城市依然是重中之重,海州地区的重要性也就是稍微提升了一些罢了,省里可能会提供一些支持,但主要还是得看海州地区市自身能不能够利用大宙重工和唐盛集团这个合资项目发展起来。

分管招商工作的常务副省长徐盛教在听到韩起文汇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他认真地听韩起文讲述了大概的情况,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才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又是包飞扬的大手笔,他在东南亚的时候就说过,招商工作不能够只看那几天的成果,而是要看后续的发展,现在看来,他确实做得不错。”

韩起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当初去东南亚招商,海州地区的成绩几乎就是最差的,关键就是包飞扬领衔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成果有限,当时作为领队的韩起文还因为这件事受到批评,现在徐盛教的这一番话,等于是为海州市,还有他韩起文本人洗脱了招商不力的污名。

因为包飞扬给市里打了个几个电话,省委一把手王虹锋反倒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他笑了笑说道:“好啊,海州地区有了韩国大宙重工这个合资整船制造项目,重化工业的发展总算是开了个好头。你现在就跟我说说。后面还有哪些计划,不要像今天这样,总是搞突然袭击。”

包飞扬笑着摇了摇头:“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意外,目前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请了凤湖大学的专家在我们把脉、设计规划。等规划出来,我们才能明白海州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