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吼吼起来,并且指了指那个妇女:“我们规定,地方的女同志不经批准是不能随队的;而你作为一个军人,丢掉了部队,却没有忘记带自己的老婆。我问你,你知道这个规定吗?”

“我申明,并不是我叫她来的。”朱兵带着怒容说。

那个穿便衣的女同志,原来低着头很害怕的样子,现在一看形势有了变化,胆气壮了,立刻直视着李德说:“我是带于都的民工来的,是经过县苏维埃批准的,还要经过你的批准吗?我的丈夫在这里,我就是要来!”

一个参谋胆怯地、试试探探地说:“据我们了解,李秀竹同志确实是经过于都县苏维埃批准的,是从后面赶来的。”

李德见有人竟公然帮助说话,更是火冒三丈;他狠狠地瞪了那个参谋一眼,指着朱兵气势汹汹地说:“这决不是第一次!你是一贯的游击主义,没有丝毫的正规观念。你的部队纪律非常松懈。有好几次,我亲眼看到,你的通信员经过我的门前,竟然不下马扬长而去。这还象个部队吗?我受国际的委托到这里工作,不负责任行吗?”

说到这里,他气不可遏,对周围的参谋命令道:“对朱兵一定要执行军法审判!你们先把他捆起来!”

几个参谋不动,面面相觑,最后都偷偷地望周恩来。

周恩来望望博古,博古一直在旁边踱着步子,象个局外人,默不作声。见此情景,周恩来果断地把手一摆:“不要!先要总政治部调查一下。”

说过,望望博古、李德说:“我们还是赶快研究一下现在的情况要紧,这件事就交我处理吧!”

“我还要休息。”李德怒容满面,迈着大长腿跨出了院子。

“我也相当累了。”博古说。

“也好。”周恩来说,“那你们就先休息一下。”

说过,就同薛枫一起上了高高的台阶,在门口回过头说:“朱兵,你先回去,事情会弄清楚的。你那个部队就是剩下几百人也要带好。”

从朱兵颇有精神的回答,可以听出他的愉快,因为夜色降临,已经看不清楚他的面容了。

接着,周恩来又用温和的口气对那个妇女说:“李秀竹同志,这次是长途行军,原来是不准备带更多女同志来的;现在既然你已经来了,就先到休养连当政治战士去吧,你看怎样?”

“行,行。”声音模模糊糊的,听得出她感动得几乎要哭出来了。

屋里已经掌灯,墙上果然挂上了作战地图。周恩来看了薛枫一眼,相当满意。这薛枫是河南人,也是黄埔学生,人生得年轻漂亮,精明强干。自从刘伯承被李德排挤走之后,总参谋部的许多具体工作要依靠他了。

“快谈谈情况!”周恩来坐在一张竹床上说,“部队都过来了吗?”

“周副主席,您还没有吃饭呢!”

“不忙。”周恩来招呼小兴国,“饭盒里不是还剩下一点吗?

你烧点开水我泡着吃。“

说过,又凝视着薛枫。薛枫的脸色一下暗下来,表情相当沉重。他斜睨了地图上象蓝缎飘带一样的湘江,吃力地说:“大部分是过来了,可是损失太大,八军团基本上散了……”

“他们还有多少人?”周恩来神色冷峻。

“据八军团报告,战斗部队只剩下六百多人。直属机关可能多些。严重的是部队许多人对前途失去信心,组织散漫,每个班自成单位,自由煮饭、睡觉,已经不象个样子。”

“其他部队呢?”

“还有五军团的三十四师,被敌人追击部队包围,没有过来。”

周恩来暗暗吃了一惊。他原来最担心的就是三十四师,因为这个师在全军最后担任掩护。

“你们联系上了吗?”他问。

“电台呼叫了半天,也没有联系上;后来他自己跑出来了,说是被追敌包围,无法脱身。现在追敌周浑元纵队已经到了文市,而他们还在新圩以东。”

周恩来急步走到地图前,凝视着新圩、红树脚以东一片山地。霍然,一个短小精悍的湖南人的身影跃入脑际。这就是二十九岁的师长陈树湘。他是由旧军队中起义过来的,由于骁勇善战,今年升为三十四师师长。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发出这样的呼叫的。周恩来想到这里,心中十分沉重,不禁面对地图自言自语:“无法脱身!无法脱身!如果今天夜里仍然无法脱身,明天敌人就可能攻占界首,还怎么过得来呢!”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又问薛枫:“现在还能联系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