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的情况说明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完全密室。

侦探推理游戏(1——100)(18)

套房从外面锁门时需要用磁卡钥匙,以防客人误将磁卡钥匙锁于客房内。而从里面锁门时则不需要用磁卡钥匙,仅需要将内侧门锁处的一个“小舌头”状的掀钮向下扳,就可将门锁上了。

线索四:

由于房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房间内的气味并没有散掉。警方检验出房间内的奇怪气味包括:少量酒精及苯环芳香烃(香水的主要成分)。怪异气味似乎就是酒精、香水和血腥味混杂而形成的。

线索五:

死者紧紧地捏着纸条的末端,连纸条上“☆☆◇△△△”这几个图案都被捏皱了。

嫌疑人之一:饭店酒吧的调酒师。

听说该调酒师曾经追求过死者的女儿,但是死者不同意,于是双方相互怀恨在心。在案发当天晚上8点至10点,为调酒师上班时间。经调查,调酒师上班时曾有10分钟不知去向,虽然他本人解释那会儿是去了卫生间,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嫌疑人之二:死者的秘书。

据悉,死者生前曾追求过其秘书,并且死者曾不断要求与她发生关系。在案发当天下午4点,有人看见死者的秘书曾出现在饭店大厅。至晚上9点,又有人见她从大厅回到楼上。由于大厅人多,因此在下午4点到晚上9点间,无人了解她的去向。

嫌疑人之三:客房的服务生。

听说,此人曾经在死者的公司担任财务总监一职,后因不明原因被辞退。据服务生称,在案发当天下午6点,他与饭店另一名员工一起去了城南某小酒馆喝酒,因此有不在场证明。然而他提到的另一名员工因放假而外出旅游,暂时联系不上,所以该嫌疑人也没有不在场证明。

嫌疑人之四:死者生前刚认识的友人——珠宝商。

珠宝商声称,他与死者同住在这家饭店里,两人只是偶遇的知交,没有什么交易。珠宝商在案发的时间内一直在自己的客房里,但是没有人证。

由上述线索可知,四名嫌疑人都没有不在场的证明,但是警方很快就抓住了真凶。

那么,你知道凶手是谁吗?

35。导弹实验室里的命案

美国某大学的国家级导弹实验室里发生了一宗命案。

约翰博士被杀,他电脑里的一个绝密的导弹控制模块被拷贝了。

验尸的结果:死亡时间为22:00左右;死因是身中数刀,当场毙命。

现场情况:实验室的三层防盗铁门都没有锁。现场一片狼藉,明显有人为破坏因素。很多存储资料的磁盘被砸碎,不过除了丢失的模块,没有其他的重大损失。

尸体是清洁工早上打扫卫生时发现的,当时总电源没有切断,但电脑确定是关闭了的,系统拷贝记录时间为21:54,与死亡时间相符。电脑系统必须有约翰本人的密码才可以进入,否则模块会被自动销毁以确保安全。凶器是死者自己放在实验室内的一把水果刀,上面没有指纹。

嫌疑人之一:学校接待的外国学者S,计算机专家。

此人一直被怀疑是科技间谍,但没有证据。当天他20时离开宾馆,22:20返回,据说是去看纽约的夜景。但22点左右,有人看见他在实验室附近出现。而且,他一回到宾馆就用电话预订了提前回国的机票。

嫌疑人之二:约翰的女友兼搭档——林。

当天21:30左右,有人看见她和约翰在楼下发生激烈争吵。同寝室的人证实她24时熄灯后才回到宿舍。她说她和约翰因小事争吵,心情十分不好,于是独自在校园里散步到深夜,但是没人可以证明。她是唯一一个知道电脑系统密码的人。

嫌疑人之三:约翰的导师斯蒂芬教授。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最近因为炒股票赔了钱。案发前一天,师徒两人有过争吵,原因是约翰剽窃了斯蒂芬教授的一篇论文。当晚,斯蒂芬教授说自己一直在实验室楼下的办公室看资料,于23点离开,没有听到任何动静,也没人可以证明。不过实验室的隔音效果的确很好。

疑点如下:

1。警方进行了严密搜查——嫌疑人的住处、办公室和实验室,甚至他们到过的地方,但都没有发现存有模块的磁盘。而且可以肯定,他们案发后没有机会把磁盘通过任何方式转手。

2。实验室的窗户正对着一间办公室,当晚那里有一个教师在加班。因为有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