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汉军转身北上,司马懿见势不妙,救回司马望,引郭淮、曹泰徐徐退兵,马超不敢穷追,只随在其后徐徐而进,将之礼送过了洛河和黄河。赵云北上冲击,却被司马懿打了个伏击,在渭南百战百胜的将军几乎伤于此地。此战中军皆失,司马懿却没有任何损伤,他在曹魏的威望只怕更高了。我甚至想,曹魏是败了,但是司马懿真得败了么?

在南方,夏侯尚闻知曹丕败退的消息,也不敢再与张飞对攻,急急回军,与徐晃同归襄阳。上庸之围旋解。至此,汉魏之间第一场大战结束,历时四个月,魏军出动人马近三十万,汉军出动军马八万,以汉军大胜,魏军惨败而告终。一时间天下震荡,季汉与孔明的威名一时无两。

第一部 风云渐掩英雄色 第九十八章 南下

魏军败退后,落在八阵图中的数万大军和长安城外的匈奴兵、辽东兵和山贼兵,俱成瓮中之鳖,难以逃脱,纷纷归降,匈奴人更是反戈一击,使曹军大败。一时间汉军营中人马骤增,虽然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却出现粮食紧缺的现象。孔明得胜还朝,我开心之下,看着空空的国库,却也不由为如何封赏自己的将士们发愁。

找来刘巴商议对策,刘巴出了三条计策:一是把战俘当奴隶奖给军士;二是把战俘卖给曹魏;三是把战俘卖给孙权,不过,只怕孙权不敢要。

公元221年的第一场雪,飘飘洒洒的落了下来。开始只是细小的雪屑,后来是成片的雪花,满天里银龙乱战,琼瑶横飞,山川皆白,河流冰封,天气骤冷。

我没心情赏雪,首先是感到庆幸。若此雪早降些时,河流皆冻,我军失去了河流的阻隔作用,敌军汇成一体,要想胜过敌人可就难了。其次担心雍凉初定,属地多有贫寒无屋者,缺衣少食者有饥寒之伤、冻馁之祸;再次怕大战初定,将士及战俘在野外受冻;还怕雪后有伤寒传播。当下先与父亲商议,开放长乐宫、甘泉宫、上林苑,及关中的数处离宫来容纳兵马百姓。北国天冷,益州的军士更要好好安置,营帐之中,自然是远比不得宫殿暖和,但此事从无先例,更涉及的皇家威严,若无父亲同意,我做不了如此大的主。父亲点头认可。这件事引起轰动,好多士兵和百姓宁可受冻不敢进宫,直到我亲自去安抚。这件事被魏和吴的史官大书特书。认为我为收买人心而数典忘祖,不顾纲常。但是此后。我的战场上出现了无数勇猛的将士。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我曾想过三国后期,比得不是谁更能杀人,而是谁更能活人,这只是开始。

其次是粮食。我要求将战场上的伤马全部杀掉当做粮食,同时开放官仓调拨粮草。向各地富户借粮,再加上击败曹丕后所得军粮,计算总数,倒是可以支撑到明夏。但是我怕其间出什么差错。多准备一些总是好地,于是准备把战俘来换钱——当然不是刘巴所说的把战俘当成奴隶,我要卖地是有些来头的战俘。

统计战果。居然抓了几条大鱼,曹真陷入八阵之中,被活擒,董昭在乱军中装成小兵,瞒了一时,在统计战果时。孔明并不识得董昭,却一眼看到,直接从人群中请了出来:“如此智谋之兵,世所仅有。”找了几个兵。背地里一问,果然知道了他的身份。可惜名将张郃,在乱军中不知所踪。数日后,水军团传来何九曲的消息。原来以为他阻击魏军,掩护冯习,已经战死,哪知他被射伤后跳入水中逃脱,伤好之后便在魏军后阵里逡巡,打算破坏魏军后方,结果赶上魏军失败,他便弄条小船假作摆渡,正遇上魏国尚书令陈群来到。他将之引上船,直接便划到汉军之中。除了这三人之外,被擒的还有曹氏亲族子弟二十余人,有名将校五十余人。

我想,就算曹魏不要那些兵马,这些名臣良将和皇家子弟他是不会不要地。于是我与孔明协商,直接找曹丕,让他以粮草赎回这些人。我对孔明说,名单由曹丕自己开据,这样的话,我们发现名单上没有的人,便可以仔细在战俘中查找一遍,以防遗露。孔明笑我好一个孩子,也学得这样奸诈。我心道,自己只是些许小聪明,哪里比得上先生。却没有说出来。

果然,曹丕打了败仗已是极为心痛,得知这许多大臣亲族可以放归,吃惊之余无不应允。这几年曹魏日子好过的很,一声令下,把洛阳地粮草流水般运过潼关来。到后来,除了曹丕自己的名单之外,许多不在名册上的人家也来赎人。我开心之余,连连传令,这些战俘实在是宝贝,不要冻着饿着他们。

不过总体来说,能回归曹魏地人毕竟是少数,五万降族,能回故土的连五千都没有,剩下的人马孔明将他们按身体状况,打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