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南尹,迁尚书。傅嘏任河南尹其间,集前人之政举,保利百姓,民多获其益。朝议伐吴而有三计,傅嘏论及战略,认为三计不行;时朝中不听其言,大军果为诸葛恪所败。傅嘏于魏地位日隆,受封进爵,与苟粲、钟会等为友,并论才性。正元二年春,毋丘俭、文钦作乱,傅嘏及王肃劝司马师自往讨伐。时傅嘏为尚书仆射,常献策谋,终于大破叛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还洛阳辅政,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逝世,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

这样一个才比苟粲、钟会的人才,政务、军事皆通的还没被曹魏挖走的高人,在我身边我居然没有重视,我也是真的忙晕了。当下以看望廖立的名义上府去见他,廖立却说他出城去了,要派人去找。

我那天没什么事,也是求才心切,竟然亲自便服带着普法等人去寻。

出城向南,行十余里,有一小丘,却见两个人正在交手,兔起鹘落,紧密异常。看那本领,两人武功竟是极高,其中一人,犀颅玉颊,面貌清奇,正是廖立所言傅嘏相貌。

另一人身长臂长,一剑剑只往傅嘏身上招呼,大声喝道:“你把我家公子弄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

傅嘏堪堪抵敌不住。我叫道:“普法。”

普法狂吼一声,扑了上去。那长臂之人反剑相迎,哪里禁得普法的神力,被一杵打断长剑,横手一杵,立时倒在地上。普法近来与人动手。越来越不讲理,他原来还喜欢见招拆招,但自前此时擒司马昭时遇到那个高手,险些被刺杀之后,就再也不执着于招式,而是凭着巨力和重杵来直接解决。他说他既然有这个长处,不用岂不浪费。

“问问他是什么人?”

普法点头上前,傅嘏站起身来,叹道:“不用了。司马死士,想要活擒,太难了。”

我吓一跳,再看那人果然已是口角溢出血来。廖立曾说,在擒司马昭时。好多人就是这样,今日一见果然。

傅嘏收剑还鞘,向我施了一礼:“傅嘏见过陛下。”

“你认识我?”我很欣赏他平静的样子。

“比武招亲时见过陛下的。”

“不错。可惜当时我没见到你,你有这样的本事,怎么没有上台?”

傅嘏道:“小人身上有伤,不过就算是无伤只怕也敌不过呼和昂。若小人看得不错,他乃是北疆韩龙。”

李昂有韩龙这个化身我是听普法说的,而李昂自己也承认过。不过若不是高手,断然不会如此判定的。

“你是怎么受的伤。怎么又与司马死士搅合在一起了?”

傅嘏笑道:“总是小人年少气盛,自以为当年祖上一剑出鞘斩楼兰,自此成名天下知,家传的惊天一剑,无双无对。论起刺客来,没有人比得了。结果前一段时间偶然遇到与司马家的高手郭修,交了手,这才两败俱伤。结果后来,不知怎么他们就以为我与他家公子失踪有关,总是来找我的麻烦。”

“郭修?”普法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不错,那天与我交手那人的确很像是郭修,我用了几十招才击败他,其后他就自尽了。想不到,天下最出名的两个刺客都让我见到了。”

我忽然感到后心一阵凉。郭修,他居然已在长安了!

对于普法和傅嘏来说,郭修这个名字,代表的只是一个剑术高手,一个司马氏的死士头领。但对于我来说,他代表是却是可怕的死亡。

在整个三国里,行刺并不少见,比如曹操和吕布都曾客串刺客行刺过董卓。而父亲在任平原相的时候,也有郡民刘平派人行刺父亲,却被他以忠义折服,最后弃刃而去。但是,在这个时代真正排得上号的,我认为却只有三次,一次是已经发生过的,许贡门客行刺孙策,使豪气盖世,令曹公为之怀惧的江南小霸王英年早逝,可以说改变了江南的历史。而另两次一是李昂也就是韩龙刺轲比能,一人一剑改变了整个大漠的形势,使鲜卑重新陷入长年的征战之中,这也是三国时最出色的一次刺杀。还有一次就是这个郭修行刺我的大将军费袆。费袆是继孔明、蒋琬之后,蜀汉的第三任首辅大臣,其实就相当是丞相了,就是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竟然在一次酒宴上被人刺杀身亡,说来着实令人咋舌。魏帝曹芳在诏书中说,郭修化名郭循,假作被擒投降,“道经汉寿,请会众宾,他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而更可怕的是,他其实真正想刺的是我,只不过没机会,才改变了目标。

或许,把西域各国王子引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