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被父亲地行动吓坏了,他跑到父亲身边,挥着刀紧紧的防护着,司马懿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中高举着火把。一边呼喝,一边向南冲去。此时,他是最明显地把子。若有人乘夜向他放箭,只怕他说什么也逃不过去。但是司马懿的胆略和平时的积威之下,竟然再没有一个魏军敢起这样的心思。在这样的败退中,只有跟着他,才能逃出去。

南面的城门被打邢,汉军的阻击部队放着箭,迎面冲来,司马懿用火把向前一指。无数魏军开闸的洪水般涌了出去。在拼死地时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股怒潮竟似没有间歇一样,一浪猛过一浪,向前冲击着,汉军就如巨浪里地坚石,拼死地阻击,却被冲得摇摆着,变得越来越单薄,终于哗的一声被冲垮了。魏军呼喝着冲出了城。

诸葛亮下令姜维和王平追击魏军。自己却急急下令抢救宫室,扑灭火焰,放火时只怕火小,而救火时却只怪火大,虽然抢救及时,但还是有不少宫殿房屋都被点燃了,大火照亮天际,方圆百里皆右看到。所幸,内城乃是皇城,没有普通百姓,平民伤亡倒不是很大。但这一夜之间,魏军死伤在内城之中的,就几乎达到万人,而没能随着魏军逃走的,也有三万多人成了俘虏,也就是出,跟随司马懿逃走的魏军数量还有在万到四万。凭这样一支部队,想要追击中轻易全歼司马懿,就算是自己亲自引军也要费上很大的力气吧,何况洛阳还离不开自己。算了,他走就走吧,反正,他只是从一个圈中,跳到了另一个圈中。

“来人,夏侯霸放走了么?”

“回丞相,已经放走了。”

“嗯,下去吧。司马懿,回到曹魏,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局面等着你。”

……

经此一役,本就名动天下地诸葛孔明声望再次樊升,如一轮明日照亮三国的天空,真可令曹魏小儿止啼。渭南地火,洛阳天火,两把出神入化的大火,两次干净利落地击败强敌。洛阳之战,更是让本领高绝的司马懿败都不知道如何败的,直把诸葛亮呼为妖人。

其实此次,孔明用得是一种比较怪异的攻城方法……崔杏。

中原大地,最多的鸟类是麻雀,这种动物既虫又食粮,说不上是益鸟是害鸟。它们最喜欢栖宿人家房檐屋宇之下,积聚于粮仓庐舍之中。在攻城之初,孔明暗地令人张网捕捉无数,又取大量杏核,磨空,破去杏仁,塞以硝石,实以之火,系雀脚上,在攻击内城那日,乘薄暮放飞。为了防止飞入外城,汉军故意大声鼓噪,把鸟雀吓入内城。恰此时司马懿以不变应万变,全军不许乱动,不许喧闹,秦汉建筑,多为木制极易点燃,艾火燃至硝石,火光四起喷射出来,烧着水雀,便成一个小火把,倒处飞舞乱窜,火情虽不甚大,但声势却是惊人,若遇易燃之物,自是一点而燃,这数万火种同时引发,便有天大的本领也是无法防范了。曹魏只顾防备汉军,哪想到这暮色中的鸟儿带来追命符。突见内城四方火动,不知变从何来,只从妖法和细作两方面想起,早已全军皆慌,甚而酿成军惊,更加无法抵挡孔明地大军。

汉军进入内城,扑灭火焰,收编降卒,清理尸体,捡点战利品。孔明又下令保护外城各处百姓,出榜安民,临时任命地方官司吏,上报奏章,也不必一一细表。

在内城西北角,季汉挖出数千巨瓮,打开看时,却全都是粮食,原来司马懿多智,只怕粮草被破坏,提前藏起来,倒是免去了此次火劫,平白便宜了季汉。又细查战俘,竟在基中发现了洛阳留守,魏国侍中王粲等人,王粲其人,在历史上文名甚高,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他年少时游荆州,后来随刘琮降曹。他与孔明却是故交,此时相见,各自感叹,孔明也不为难他,待以上宾之礼,并飞鸽传书报往长安,我立时下旨,封他为亭侯,助先生掌管洛阳。

得知攻取洛阳的消息,我十分的激动,虽然早就料到此事,但意料和证实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当下我也顾不得普法在一旁连连说:“阿弥陀佛,丞相此次杀生过多,小雀何辜遭此涂毒。”只一个劲儿的下令封赏孔明,大帽子不要钱的往他头上戴,心中只不过笑普法,在历史上,先生了为季汉,能一把大火将数万乌戈人灭族,此时他的杀戳,可轻微的多了。

洛阳的象征意义不下于长安,攻下洛阳,则稳坐天下中心,季汉一跃而为三国之首,实力完全取代曹魏,当下我决定,亲往洛阳。虽然洛阳未稳,诸关节未定,郭淮部还在激战之中,但是我也应该去劳军的。若是父亲在的话,攻打洛阳他肯定要守在前线的,而不是如我这样在后方准备粮草。

在走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