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时候,程武已从那个死去地护卫身上搜出了一块腰牌,“可以看出。他只怕是孙虑派来监视司马懿的人。”

曹肇深知程武精细,虽及不上司马懿等人,但却也是远超常人。由于报仇心切,二话没说,他就引军脱离战场。向东方杀去。行不多远,就看到地上团团血渍,看起来犹未干涸,显然是流血未久。

“难道说是司马懿留下地?再追!”

越向前行曹肇心头越惊,地上已经满是鲜血和尸体。有些地方,死尸杂阵堆成一个小小的高坡。这些士兵皆是肢体不全。互相拥抱。有的用手挖出对方的眼睛,有的用牙咬去对手地耳朵。这种情况,只有最精锐的部队在拼死并战时才能做到。而这些部队身上整齐的服装和甲胄,也证明了他们就算在中军中,也当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怎么会死在这里?

程武忽然拾起一面旗帜,半焦的旗上残留着半个“凌”字。

“难道是凌统?”

话犹未了,曹肇已经肯定地点下头去:“正是他,我曾见过的。”他用手指着前方一具尸体。叹道。凌统乃是东吴大将,字公绩,吴郡余杭人。其父凌操,建安八年在夏口一战中,不幸中流矢而死。凌统时年15,随军征进,历力抢父尸而归。孙权嘉其勇,又以其父为国殉难,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使率父部。十三年春,孙权进攻江夏,凌统为前锋,进入右江,斩黄祖部将张硕,升为承烈都尉。后与周瑜等于乌林击败曹操兵马,又升为校尉。在军旅中亲贤礼士,疏财重义,甚受部属爱戴。进军安徽后,拜为荡寇中郎将,领沛相。又与吕蒙等西取三郡后,回师益阳,进军合肥,任右部都督。后因护卫孙权有功,被封为偏将军。凌统在东吴,虽然位不算高,论及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却是第一流的。而他对孙权的忠心,却也是无人能及。孙权死后,他大病一场,几乎不能理事,此时地死在这里。

“好象他一直在下坯城中。出现在这里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发觉了司马懿与陆逊交锋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想来阻止,结果遇上司马懿逃出吴营,两人相遇,这才大打出手。而且,以凌统的本领,除了司马懿,一般人怎是他地敌手?”程武分析着。

“这么说,司马懿肯定就在眼前了!”曹肇一声吼,策马向前冲去。

此时,三里处,一间破庙之中,司马懿倒在地上,鲜血横流。司马昭泪流满面,抱着父亲地身子。他临敌离开,将带支部队放到季汉的铁蹄之下,虽然作得隐密,却还是引起了小范围的争斗。更有甚者,在途中居然遇上自下坯前来的凌统,虽然暗中下手杀了他,又击杀了他的部众,但是司马懿却被凌统临死时抛出的长剑刺中肋部。哪里还承受得了如此重伤。

司马懿苦笑道:“司马懿啊司马懿,想不到你也有今日。看来,你还是小看了孙虑,想不到,他表面上那样信任你,却你的身边也安排下杀手。唉,也难怪,你教会他杀孙权时就该想到,他连父亲都敢杀,更有什么人是他所能相信的呢?”

司马昭一面给司马懿疗伤,一面道:“父亲,少说两句吧,汉军马上就胜利了,我们一起到季汉。季汉地医术精良,必可保父亲平安。”

司马懿痛苦的摇了摇头:“痴儿,为父怎能降汉?就算降汉,又能如何?为父被季汉攻杀离间,先自立于宛阳,再归顺于江东。忍辱负重,其间固然有建立霸业之心,何尝没有不服诸葛亮,一心与之争锋的心思。如今事乱,我若归季汉,岂不令天下人耻笑?我儿,为父虽然未能成其霸业,但纵横天下,除了孔明之外,还未曾败于任何人之手。意气纵横间,曹魏东吴两国,皆算是由为父年灭。为父死有何恨?况且,抛去争胜心思,为父也降不得季汉。汉主以仁慈为先,为父以权谋为重,青州一战,为父杀人过多,虽有孙权不仁,但与为父岂无关系?而孙权之死,天下人怨归为父,吴汉之间,姻亲之国,刘禅岂有不思报仇之理?就算眼下容得为父,但日后之事,谁又知晓?为父年事已高,不想再投来投去了。你已是季汉中人,现在就持了为父首级,带着祸乱江东的大功,回投季汉吧。记住,你虽然文武双全,又阴狠奸诈,但差孔明百倍。孔明在日,你不得有任何举动,孔明去后,汉室必然动摇,那时你再悄然发起,扶植自己的势力,待刘禅老去,诸子争位之时,便可大展身手了。可惜,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司马懿握了腰间断刃,猛一抬手,断刃抽出,血如涌泉,登时毙命。

“父亲!”司马昭放声大哭。

司马懿就在前方!曹肇血红着眼睛,向着那处庙宇。铁骑奔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