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书名:《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作者:梁海明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促改革、力推城镇化、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新政,将如何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书作者长期在内地及香港的专业财经媒体负责环球财经报道和评论工作。本书结合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身处香港能够及时掌握极为丰富的国内外信息的有利条件,通过从货币政策、楼市政策、股市政策、通胀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革命、城镇化规划、中美经济关系、中国欧洲日本经济关系和“克强指数”这十大领域,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

为帮助读者读懂复杂晦涩的经济学现象,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兴趣,书中尽力以简单轻松的文字、明白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新经济政策的精华,及中国领导层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为读者指出其背后隐藏着的投资机遇,以作为投资部署前的参考。

作者简介

梁海明:香港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会员,盘古智库研究员,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香港经济日报》等中港两地媒体从事财经报道、评论工作逾十年。长期在新闻第一线注视中国及环球经济荣枯,先后为香港《智富杂志》、《南方日报》、《财经》杂志、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和深蓝财经网等媒体撰写评论、财经专栏。

书摘正文

第一章

新一届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

银行哭穷,钱荒变钱慌

所谓〃钱荒〃,原本是一件父母(中央)终于狠下心来教训淘气孩子们(商业银行)的小事,在大家极度丰富的联想力之下,变成了孩子摊上了事,而且是摊上了大事的严重事件,〃钱荒〃演变成一场举国〃钱慌〃的闹剧。

在2013年3月之后,〃央妈〃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往届政府的惯常做法,狠心出手教训孩子们呢?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读完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后,他的10年总理生涯告结。随后,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

第2节,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一、银行的钱到哪儿去了?

谁能想到,此后仅仅100天,市场竟然就传出各大商业银行闹〃钱荒〃,投资市场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原本最应该有钱的银行,竟然哭穷说没有钱了。

在这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年代,银行没钱的传言引发股市大跌,民众心慌意乱。这原本是一件父母(中央)终于狠下心来教训淘气孩子们(商业银行)的小事,在大家极度丰富的联想之下,变成了孩子摊上了事,而且是摊上了大事的严重事件,〃钱荒〃演变成一场举国〃钱慌〃的闹剧。

这件事要从上海银行同业拆息(Shibor)说起。〃Shibor〃说白了就是商业银行之间,今天你向我借钱、明天我向你借钱的利息。而这个利息要是升高了,就代表银行借钱出现困难了,原因往往是银行间的资金变少了。在李克强这个新经济〃大掌柜〃上任之前,在这种时候心慈的〃央妈〃(人民银行)总会出手提供流动资金,让〃Shibor〃降下来。

现在,新一届政府是按惯例赶紧给哭穷的银行〃喂糖〃吃,还是用新的方式来解决银行哭穷的问题呢?是继续抱着过去的政策思路不放,还是准备换上一套新思维呢?

我们对〃克强经济学〃及其主导的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就从这个〃钱荒〃开始说起。

在过去,〃央妈〃何时出手,主要是看〃孩子们〃(商业银行)哭闹的程度,如果〃孩子们〃只闹不哭,〃央妈〃通常是不会出手,只有〃孩子们〃又哭又闹,〃央妈〃才会出手。在这次〃钱荒〃之前的年代,一般如果〃Shibor〃隔夜利息达到或超过4%,〃央妈〃都会拿出〃糖果〃,安抚哭闹的〃孩子们〃。

但是我们看到,在慈祥的〃央妈〃宠爱下,〃慈母多败儿〃的故事就发生了。不少商业银行通过超低的〃Shibor〃借入资金后,不是用在正业上——借钱给那些快没钱买米下锅的穷亲戚们(实体经济),而是用来支持形形色色理财产品的发行,吸收到的存款也用来购买高息债券,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