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鬼子涌上大埔村阵地,二营四连面临的形势愈发危急起来。此刻,枪炮声已经比刚才稀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充斥在整个阵地上的战士们与鬼子肉搏时发出地喊杀声。

刀光血影、杀声震天。在激烈的拼杀中,无论是志愿军战士,还是小鬼子都杀红了眼。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睁,无所畏惧地冲向敌人,一个刚倒下去,另一个又扑上来。敌我双方对大埔村的争夺逐渐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杀!”孙宝礼猛一侧身,手中的大刀如闪电般挥了出去。随着一簇令人目眩的血花飞溅而出,那个恶狠狠向他刺来,如今只剩下半拉脑袋的小鬼子惨叫着扑到在地上。飞快地扫了一眼战场上的形势,孙宝礼心中一沉:由于刚才的炮击以及应战太过仓促,大埔村的防线在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难以弥补的漏洞。看着山坡上不断冲上来的鬼子,他明白,要想阻挡住鬼子冲上阵地已是不大可能了,就这样与鬼子一对一的拼命厮杀也太不合算了,根本不符合义勇军的作战原则,必须尽快想出应对的办法来。而且,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即使二营全部都交待在这儿,也无济于事!

在电光火石之间,孙宝礼迅速作出了决断。他一边冲过去将一个刚刚爬上阵地的鬼子砍翻在地,一边对身边的一个战士喊道:“赶快去五连、六连的阵地通知一下,不要再与鬼子纠缠了,大伙儿互相照应着立刻向坑道退守!”

生死一线,形势可谓异常严峻。不过,由于孙宝礼当机立断,迅速将兵力撤离阵地,而且刚刚冲进大埔的鬼子忙于巩固阵地,同时也要等待后续部队的支持,因此并没有急于追击后退的志愿军。二营终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预定目标,各连都就近退到了散落在阵地后面的几个坑道式防炮洞里。

如愿以偿地占领了大埔村,令山口素臣少将喜出望外,有了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中继站,支那军的尖笔山防线就再也不是无懈可击。皇军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那些炸不烂的藏兵坑洞,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壕沟,一点一点地蚕蚀支那军的阵地。

虽然大雾已经逐渐散去,山上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清楚大日本皇军取得的战果,但这却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山口素臣心中的得意之情。

自日军攻占虎头山和鸡卵面山之后,鬼子便变明白了为何以前无往而不利的重火力轰击,如今却失去了功效的原因之所在。原来就是这些在地下挖掘而成、以原木为支撑的藏兵坑洞,还真的对大炮有极好的防御效果,这样刁钻的鬼点子一定又是“支那煞神”想出来的!

对于这种第一次出现在现代战场上、如同乌龟壳一般坚固的防御工事,鬼子思前想后也琢磨不出什么好的应对措施来。唯一提出来的尚算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炮火的假延伸,打支那军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这个办法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旦敌人有了戒备,就再也发挥不出威力来。

或许是“天助我也”,就在鬼子一切都准备完毕,即将开始行动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让指挥这次突击行动的山口素臣产生了更大的期望。炮火的假延伸,再加上大雾的掩护,来一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皇军完全有机会一举拿下大埔村阵地。

战争的实际进程不出山口素臣所料:连续出其不意的行动,果然使得志愿军有些顾此失彼,一向严密的防线终于出现了漏洞,大埔村阵地很快便被鬼子所突破。

踌躇满志地望了一眼隐没在大雾中、让人一无所见的尖笔山,山口素臣少将的心中愈发愉悦起来。这次胜利,不但可以令有些低落的士气重新振奋起来,而且还能够让北白川亲王殿下知道,第三旅团同样是大日本皇军的王牌之师。当然,对付像“支那煞神”这样既危险又狡猾的对手,还是不能轻敌大意。毕竟大雾的天气不会总遇到,而且炮火假延伸的办法已经用过一次,以后再想取得像今天这样的炮击效果,恐怕是不容易了!

山口素臣稍微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激动,以尽量让自己的面色显得平静如常:“尽快巩固大埔村阵地,一旦肃清大埔周边的支那残兵,立刻向尖笔山敌军主阵地发动进攻;另外,马上向司令部报捷,我东路支队已成功占领大埔村……”

山口素臣的得意实在是太早了。在他以为,既然抗日联军的阵地已经被攻占,那些龟缩在地下坑道中的支那残军,还不是很快就能被消灭。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他极为郁闷,这些修筑在地下的藏兵坑洞不但极为坚固,而且还能不断得到尖笔山主阵地上其他支那军的火力支援。如今已经过去整整三个小时了,藏兵坑洞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