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扫了一圈四周遭的人群,见众人齐齐点头,忙又拍了拍自己的腰间,添了一句道:“说来‘这’便是那赵家兄弟争产的缘由。”叫他这一通直白的示意后,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看来的确是为得银钱之事。

“既然是祖产,本就应该是那家的长子赵大住着才是打理,可他们家却是被小儿子占着,又是怎么回事?”

原本叫那牙郎一提银子的事,人群中皆是唏嘘感叹的,这会儿忽然有一人提及长子之说来,倒是不免将人们的视线转回了过来。已是有不少人,附和着颔首起来。

“就是啊!这长子承袭祖业乃是天经地义的,怎么想这问题怕是出在他们家那个聋子兄弟身上!”

就在随后又有几人,连声赞同之时,就听得刚才那个牙行的经纪摆手直言道:“当初我虽没经手他们家这桩买卖,可到底是在两家的房产地契也早就换妥了。而且还是十一、二年前的旧事。如今又舀来说事,却是不免叫人寒心啊!”

他这一提,两旁附和的人也都不觉安静了下来。转念来想,的确不一般。明明早就换入手中的宅子,怎么当初无事,直到过了这许多年后。再来找回头的确实少见的很。

此刻到是这卖面的摊主,端上客人的汤面来。憨笑直言道破其中的道理来:“当初那叫一个‘瘦田无人耕’,如今这城墙一围上,那片地界又怎叫人能甘心放手,只舀眼瞧着?”

“这么说来,敢情还不一定就是他们家赵二使得坏,强占了赵大名下的祖产咯?”

“摊主你可是知道些什么事,要不也给咱们大家伙说说才是。”这人忙是转向那旁,正收拾另一桌上碗筷的摊主提议到。

那摊主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哪里敢接这茬的。口中更是连声否认:“我就一个摆面的,每日里挣上了三瓜两枣的,勉强糊口罢了,哪里知道这旁人的家事去。大家伙若是想晓得个清楚啊!”

一指衙门的方向:“喏。上县太爷门前听审去,才是正经。”说着忙又转向这桌上尝面汤的那位,笑着问道:“客官,可是还要再添上一碗……?”

不多时后,眼见着衙门外头,已是陆续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了不少人群。莫说是那些向衙门口靠近的百姓们,就连两头街面上的小摊贩,也都不由往这边搬挪家伙什儿。

没一会儿功夫,最是靠前的街面上,也不知是哪个摊子上的条凳。都被齐整得码放成了两排。而摊主正忙着点钱让了客人们入座。又是赶点着的冲好了茶水送了上来,就座的数位俨然一派茶楼听书时的悠闲模样。倒是没把刚才出来瞧情形的门子。惊得张大了嘴,转身便将此间的情形细细描述给了知县大人。

“这都是哪儿来的大胆之辈,竟然敢公堂视作了那等……。”气得那旁的张主簿,都不觉已是愤然起身,就要往外来呵斥。

却被一旁的皇甫靖急忙出言,拦了下来:“无论是他们本就大胆,还是背后有人捣鬼,必是有备而来。张主簿若是此刻出去,多半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朝廷律法中也不曾提及,不许百姓抬桌搬凳,安坐于街面之上一说的?”

“这……可是大人,这些商贩如此行径,也欺人太甚了!”怒不可遏,却是碍于这大呈朝的律法中,确实乌有可舀这事定罪之说。但眼睁睁看着衙门前,堂而皇之的被商贩们,作了茶馆一般的布置。又怎叫人咽得下,这口窝囊气去!

那门子本就是惊愕着跑回来报,此刻又听得张主簿几乎用吼的呵斥到,转而抬头望向知县大人,也是一脸愤愤之色,深锁眉头。不禁又是一惊,恐怕今儿这事必定不能善了。

不免怯生生的提议道:“要不,小的这就去唤了两班头去堂前,齐齐站成了一排,管保叫摊子上那些坐着的,是什么都瞧不见。”

经由这门子一提,倒让主辅二人不由一愣,眼下的情形确属无奈的很,倒是不妨一用。两人交换一眼后,皇甫靖才要吩咐下去,却是不免转了念头,面露笑意道:“与其让衙门的官差挡了那些有心之人,倒是不智,本官另有一法,定能叫他们都弃了条凳,老实站直咯!”

转身回了内衙,便寻了玥娘将这事说了一遍:“娘子觉得此法可行吗?”

“咱们不行,既然那些人本就是冲着衙门来的,定是早有防范,若是厉声驱赶反倒落人口舌。相公你这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本就无可厚非。”

笑着一指外头院子里:“离着升堂还有些时辰,定是叫那些膈应人的有心之辈,全都无功而返。”

少时,闻讯赶来听审的人群也是越聚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