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原本这赵班头之所以,说服了叔父让堂弟跟着自己往衙门当差,确实那时节,家中再无多余之地可耕。另有一桩,却是为得自己家中的幺儿往后铺路,而特意给让自家的堂弟,先在中间顶上个有利的位置也是好的。

要知道,这衙门中人虽不是世代更蘀的,可比起当初无田耕作的境地而言,能在公门中谋上一份差事绝非易事。何况他赵祥也已是四十开外的年岁了,大儿子性子木讷了些,到是个本分的庄稼汉,学不来这等心思活分的差事。

可幺儿如今才八岁,若真等上十来个年头,又怕自己早就没了现下的能耐,能助他选上个好位置。因而才想到了二叔家的,这个行八的堂弟来。

然而眼下,这一年多日子举家搬上忘忧而来后,却是再无需担忧往日的生计之事。所以,自家的爹娘、媳妇都有意劝着,让他罢手幺儿接他的班,往后当差一事。

但这赵祥却是有些不乐意,毕竟眼下之所以能得了这越来越好的小日子,可不都是因为自己这差事才换来的。听完了堂兄的想法后,这旁的赵明也不禁有些愣神。

好半响后,赵明才应声道:“二哥,咱们如今也都是因为跟上了个好大人,才有这般的好日子。想来大伯他们劝着这桩,也是因为衙门的差事不好办,才不能叫小侄子将来受苦的。”

“唉,二哥我也晓得,咱们这碗饭怕是不好吃。可总不能都窝在山上种一辈子树吧,眼看着现在咱们村里是,大家伙都有林地栽树、养鸡,可往后若是等知县大人一离任了去,又该怎么应对?”

被堂兄这一句提点到实处,愣是把这旁的赵明惊得不轻。对阿!若是大人调任往他处之时,这新山村可是还能如现下一般模样,又有谁敢断定!

然而,就在新上村上,这赵家的堂兄弟俩为此事担忧之际,那头带着给邵杨知县回信而归的马快,已是连夜兼程赶到了衙门口。一听是前去隔壁郦县送信之人,回来复命了,杨、邵两位大人忙是让人,将那快马而回的衙役,直接引到了书房之内回话。

“回禀知县大人,那郦县的知县大人是一口边允了这事。半点没耽误的时辰,就让人去了问了还需填补的人手的数目。”边躬身回着话,忙又从怀中取了书信,交了给一旁的师爷,才识趣的退出门外。

☆、第二百二十六章荒山告罄

刚才听得来人禀告,这会儿再有将回信细细看过一遍,哪里还有疑问,确实是应下了那档子事。而且,还是另许了一份木材的供给与邵杨知县。

这可又是一笔不小的进项,看得杨知县是不由喜道:“咱们只跟他商量着,允几个人手去帮村。没曾想,人家倒是索性就拨了一单木头银子与咱们。”

见主官提及这事,那旁的邵主簿忙是含笑应道:“那也是先前码头之事上,咱们合作的默契,才能换来如今这桩。”

“没错。”抬手忙又指向城外,直言道:“眼看着那蓟阳的新知府大人,也已走马上任了快月余了。杨主簿可还记得,那会儿咱们赴蓟阳恭贺之时,这鹤鸣贡知县的脸色否?”

应声已是连连颔首,怎么能不记得。本因他是知府大人的舅兄,不但是各处同级知县们,就连这府衙之中的几位大人们也都对其客气的很。可如今却是大大的不同咯,虽不止于人走茶凉,到底也已不再是他妹婿在职时那会儿了。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是一个州府衙门之中,更是显见的很。若不是他家妹婿调任之处,是那等普通出身的官员们,大多不敢期冀的所在,眼下又是如何一番情景,更是可想而知。

就听得杨知县,又接着言道:“只怕那时节,这位贡知县还只道其中之因,乃是他那妹婿未与新任的这位知府大人熟识。才会如此倍受冷落的吧!可他却是不知,他家那妹婿早年与这新来的知府大人,也算是有过同窗之谊的,只不过短短数月罢了。”

“哦,那又为何……?”被主官一提及其中缘故,那邵主簿不免有些好奇地问道起来。

轻啜了一口香茗,不觉低声讪笑道:“你倒是他家这个妹婿是如何而来的?想当年,这位离任的知府大人,可算得是少年得志。不满二十三岁便已是连着乡、会两试,皆名列三甲之内。只不过最后的殿试之上,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现平平,才没能得了朝廷的重任。”

轻笑一声后,才有摇头道:“可偏偏那曾与其同窗过数月的新任那位,却是个好运连连的。前两试虽是默默无闻,哪里料到殿试之上却是一鸣惊人,反倒被赐了同进士出身。”

“这般一来,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