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军裤的美军翻译官,拿着一把奇形手电筒,向该车司机座位一照,就走了。不一会,他又来了,坐上车,发动引擎,把车开走了。由于这个人的装束与这辆车的身份相符,所以在场守卫的宪兵丝毫没有怀疑他。这车子开走不久,郑跃也因为有要事,估计蔡部长陪伴杜鲁斯特使以及蒋总统一定要等到终场才走,所以他就私自把蔡部长的车开走了。

王政认为,这条线索有很高的价值,为各部破案人员所未曾得到的材料。为了线索的保密,他一再叮嘱好友郑跃不要把这个情况告诉别人。因此,鲁正湘他们的线索就比各部门的侦查组先进了一步。

根据郑跃所提供的疑犯外貌特征,鲁正湘暗中查询了场内附近的美军随员招待处的招待人员。据招待员戚新严反映,确有这样一个英俊的翻译官来到过招待室,八点左右,他独自坐在一张沙发椅上吃橘子和花生,面前放着一张报纸,把橘皮和花生壳放在报纸上,以后人一多,事又忙,也没有注意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鲁正湘坐在疑犯曾坐过的沙发椅的对面沙发上,一再思考:这包橘皮和花生壳到哪里去了呢?会不会被他带出去丢进垃圾箱里?他让萧平到垃圾箱翻看,但毫无所获。

最后鲁正湘想,这种人不会守规矩的,也不会关心什么公共卫生,可能贪方便塞在沙发椅的下面。于是他立即站起来,走到对面,把疑犯曾坐过的沙发椅翻过来,果然发现那包有橘子皮、花生壳的纸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离奇车案(2)

他把报纸解开一看,这是一张当天的《北平日报》报纸上面印着一个杯口那样大的红色的圆圈,圈内一个红色的“特”字,是用红印泥盖的。

鲁正湘看到这个印,精神突然振奋,便把橘皮、花生壳倒到垃圾箱里去,把报纸折起来,放进公文包。他想,这红色“特”字印,一定是某饭店特别餐厅的印戳。因为上等的饭店里都设有特别餐厅,每张桌子上都放有一份当天的日报,使客人在用餐前后能够看到当天的新闻。他们为客人服务周到,但是为了预防不自觉的客人吃完饭把这份报纸带走,便在每份报纸上都盖了一个红色的‘特’字圆圈印,说明这份报纸是餐厅专用的以提醒客人使他不好意思拿走。这个窃犯当然是不理睬这一套的,便顺手牵羊,把它带走了。

这是一条极好的线索,鲁正湘如获至宝,向招待员道谢,告辞而出。离开大剧院,径直回到区局。这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半了。

回到办公室,因为那案件特别重大,孙笑梅和几个组长都没有睡觉,他们在办公室等鲁正湘回来分配任务。鲁正湘一到办公室,立即交代孙笑梅找出全市饭店、旅馆的名单,以及其中设有特别餐厅的饭店有几间。一会儿,孙笑梅就把全部的名单抄好送上来。全市饭店291家,旅馆172家,其中设有特别餐厅的饭店有46家。

家饭店是按区排列的,鲁正湘马上交代由孙笑梅主持,连夜各组分区负责调查,查明各餐厅所用的红色“特”字圆印,要每家各盖一张样本送来审查。

凌晨4点20分,孙笑梅把查对的结果向鲁正湘报告,发现西城区的复兴门地段金融饭店的“特”字圆印与疑犯丢下的那份《北平日报》上所盖的红色圆印相同。鲁正湘又亲自核对无讹,于是立即召集所有警员,立刻赶往金融饭店。他们先到账房检查特等客房的旅客登记,发现特等203房间有一个旅客与疑犯身份相符。他名叫夏进疆,河南商丘人,二十五岁,美军顾问团翻译官,由天津来北平公干。

鲁正湘又暗访了饭店伙计,据说这个客人住在这里已经三天了,预交三天的住宿费,到今天上午才满期。他昨天晚上没有回来过夜。这个客人身材魁梧,很漂亮,很神气,飞机式发型,上着皮航空衣,下穿茶绿色哔叽裤,脚蹬美军皮鞋,全身美式配备,腰间还佩了一支大号手枪。

伙计所说的外表形态与蔡部长的司机郑跃、剧院招待员戚新严提供的线索一模一样。

鲁正湘又追询这个伙计:“203号房客人住在这里的时候,有没有外面客人来找过他?”

伙计想了想,突然到值班室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鲁正湘,说:“三天当中,除了这个留字条的人来找过他两次外,没见到其他人和他来往。昨晚七点半左右,这个人来找他,见翻译官不在,便留下这张条子,交代我等到翻译官回来的时候,马上交给他。昨天晚上他一直没有回来,所以没法交给他。”

鲁正湘把纸条摊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进疆兄:

所谈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