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他们还顶得住,加大训练。”吴骥盯着新兵,大声下令:“你们有多少狠劲,全部用出来,莫要担心,练不死的。”

“一个个壮得象头牛,要把他们练死,先得把我累死。”李明初调笑一声,又去训练了。

本来,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吴骥要给归信军放假,让他们回去与亲朋团聚,可是,训练新兵这事刻不容缓,吴骥最终决定,进行轮休,先放一半人的假,留下李明初他们来训练。等到放假的回来了,再放李明初他们休假。

对于此举,不会有人有异议,都明白,吴骥这是最好的处置方式,既让他们休了假,又不使正事放下。

“吴都指挥,我们是不是该训练骑兵了?”皇甫嵩看着正在训练的新兵,眼睛放光,哪里移得开了:“如此好的壮士,要是不用来训练骑兵,那就太可惜了。

新兵的素质很高,是天生的骑兵,若是不用来训练骑兵,那实在是让人惋惜。

说起骑兵,吴骥就是一脸的惋惜之色,归信军虽然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解了雄州之囤,可以说是声名鹊起,却没有骑兵。想想耶律菩萨第一次率兵前来攻打归信之时,归信军打败了辽军,却因为没有足够的骑兵,无法进行追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辽军逃走。

辽军第二次进攻归信,若不是把辽军放进城里去了,要想全歼耶律菩萨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很难,难于上青天。

同样的,雄州之战,若不是辽军全部进入城里,而是在城外,不要说全歼,连大点的战果都不可能有。辽军多骑兵,打不过,不会跑?两条腿的宋军,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辽军,可以说,雄州大捷是一个奇迹。

骑兵是宋军的短板,整个宋朝也没有多少骑兵,归信军就更干脆了,没有一个骑兵。原先的归信军,只有十来匹劣马,供传令用的,好点的马匹,都给何万全那厮卖光了。那时节,吴骥就想组建骑兵,却是苦于没有战马,只能作罢。

如今,吴骥掌握的战马已经有八千多匹了,组建骑兵的先决条件已经解决了,再有如此素质不错的新兵,要不是组建骑兵,那就太让人惋惜了。

“我早就想组建骑兵了,只是没有战马,如今,战马有了,正好组建骑兵。”吴骥点头赞成。

“好啊!要是我们有了骑兵,以后遇到辽狗,就不用怕了。别的不说,辽狗吃了败仗,我们就不用再象以前那样,傻傻的用两条腿来追四条腿,用四条腿追四条腿,谁怕谁?”齐大保是大声叫好。

骑兵,是所有宋人的梦想,也包括宋朝皇帝,却是因为马匹短少,而不得不放弃。

“骑兵是一定要组建的,可是,如何组建,还需要我们好好商议。”吴骥眉头一挑,道:“雄州军的骑兵,我见识过了,虽然不错,我不满意。”

“雄州军的骑兵,那是精锐啊,你还不满意?”齐大保有些惊讶。

“不是不满意,应该说是很不满意。”吴骥点头,道:“雄州军的骑兵固然不锚,却存在几个缺陷。一是,他们的远距离攻击太弱了;二是,他们的砍杀不够犀利;三是,他们的使用方法很有问题。”

“你问题不少,一来就三个。”皇甫嵩也是惊讶:“仔细说说,我们好好琢磨琢磨。”

对于骑兵这事,吴骥没有训练过,也没有指挥过骑兵,虽然有些想法,却是不太熟悉,与他们商议,那是必然的,当即点头道:

“走,先去屋里,我们好好议议。哦,再把郑大人请来,他博学多才,熟知前朝之事,说不定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郑太学识渊博,见识极广,有他参与,说不定真能提出不少好办法。吴骥这个秀才是前任博取的,而他对于军史不太熟悉,的确需要郑太这样的人参与。

三人回到屋里,很快的,郑太就闻讯赶了来。一见面,郑太就喜滋滋的问道:“吴都指挥,听说你准备练骑兵了,好06i,你有甚想法,快说,我们好好琢磨。”

搓搓手,笑呵呵的道:“说起这骑兵,我就很惋惜了,在汉唐之世,华夏有多少骑兵,你们知晓么?那是动辄数万、十万、数十万,想想那情形,就让人热血沸腾。汉武帝击破匈奴,有多少骑兵?漠北决战之时,光是精锐骑兵就有十万,出动的战马是三十万匹,那是何等的惊人口网。前朝的战马就更多了,天宝年间,前朝官府拥有的骏马就超过了…七十万匹,七十万啊,多惊人的数字。这还只是控制在官府手里的马匹,民间的马匹还不算,要是加上民间的,前朝可以轻易拿出这个数的战马,~百万!”

“一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