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规矩,弘历弘旻在围场时的表现,随着他们的归来,传遍整个京城,齐珞拨马疾驰,射杀野熊,使得她的名声越发响亮。

齐珞将康熙赏赐胤禛猎获的皮毛按分位分给众人,等到她们散去,叫来舞曦细细问了府中的情形,才安心。歇歪在榻上计算着年份,若按历史进程,离康熙驾崩也没剩几年,再舍不得舞曦也要在康熙辞世之前让她以和硕郡主的名分嫁出去。齐珞揉着揉着额头,此时就要留心,希望能找到一个疼惜舞曦之人,不光是为了她尊贵的身份,而是真正的疼惜她。

康熙回京以后便将驻扎在各地后又调到京城的八旗兵勇以及蒙古铁骑交给十四阿哥训练,并命令亲贵重臣上折子举荐统兵西北之人。康熙的这道旨意再次引爆了京城,甚至有传言,得统兵之位的皇子,就是圣心默定的太子。

十四阿哥府门庭若市,凌柱见过康熙所拟的圣旨,心中感叹,康熙把所有人都算计了,或者说将所有的人都戏耍一番。

奏折如同雪片一样飞向康熙的御案,绝大部分是保荐十四阿哥的,不过也有几分保荐废太子,康熙扫了一眼众多奏折,回收让李德全收起,只是严惩保荐废太子的大臣。康熙迟迟没有下达早以拟好的圣旨,凌柱猜测这应该是在等四阿哥的折子,即使如此,才被康熙硬留在宫里陪他下棋。

康熙手执黑子,目光虽然落在棋盘上,神情有些恍惚,坐在他对面的凌柱也不说破,以邬思道的精细,胤禛那根本就不用担心,因此凌柱十分放得开,行事稳妥,不会让康熙觉得他在揣测圣意,暗自给胤禛传消息,但凌柱心中也不由得可怜这个年老的帝王。

李德全捧着折子快步走了进来,面露喜色“皇上,雍亲王的折子到了。”康熙扔下棋子,几乎从李德全手中抢过折子,打开仔细的观瞧,随后揉了揉眼睛,再次看了一遍,高声喝道“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凌柱松了一口气,起身站在一旁,他也终于可以回府了,多日没见孙女,还是真怪想的。康熙将折子放在御案之上,拍了拍,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递给李德全“去传旨。”

传得沸沸扬扬统兵皇子的事,在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终于落下帷幕。精明的康熙命令十四皇子贝勒胤祯统领八旗蒙古铁骑,英武伯齐珏统领近卫军分头领兵进驻青海,沉寂十余年的十三皇子贝勒胤祥负责粮草,并以奖赏为名将四川巡抚年羹尧调回京城,封为一等子爵,晋升为内大臣,扔在礼部做了侍郎。胤禛听到这份旨意,同身边的邬思道相视而笑,邬思道向着皇宫方向拱手叹道“皇上真是圣明之君。”

第四百七十一章 选秀帷幕

按照康熙的圣旨,十四阿哥得到梦寐以求的统兵一职,但他并不高兴,他更希望统领的是近卫军,可偏偏却落到年少成名的齐珏身上,胤祯觉得这是打他的脸,但圣旨已下他也不敢抗旨,只能看着风光生生的被齐珏分去一半,更让他恼火的是本来给予厚望的年羹尧,却被康熙调回京城,挂了一个好听的闲职,而粮草竟然捏在胤祥手中,谁不是晓得胤祥同胤禛关系最好?

胤祯历练已久,虽然对康熙的旨意愤怒不己,但却面上不显,沉稳老练的接受众人恭贺。八阿哥轻声的安抚“十四弟,齐珏年轻,平判西藏虽然他一战成名,但他身后可是有庄亲王世子杨康的支持,杨康的命可是致远公所救,他又一向重情守信,提携齐珏报答救命之恩,旁人也说不出什么。”

“八哥,你说这些我都晓得,我不会辜负皇阿玛的厚望,分兵两路也好,让齐珏也晓得天高地厚,省得他一副霍骠骑在世的样子。”胤祯的目光不善,若是齐珏不幸战败,那也能狠狠的扫凌柱的面子,凌柱要是失了康熙的宠信,兴许也会影响到他的好四哥。

“十四弟,我虽然不晓得兵事,但还是要说上两句。“胤祀一副关切的模样,从怀里掏出写满墨迹的纸张递给胤祯。细看之下,胤祯眼睛发直,起身向胤祀一躬到底“多谢八哥,您的恩情弟弟日后必当图报。”

“莫要如此,十四弟折杀哥哥。”胤祀亲自扶起胤祯,眼里透着一分落寞叹气道“愚兄被皇阿玛所弃,有志不得伸,当个闲散宗室是矣,盼望着十四弟有朝一日能一偿所愿,让愚兄做个太平王爷就好。”

“八哥安心,皇阿玛被小人蒙蔽才会如此,等想明白,自会重用您的。”胤祯将纸张收好,面带凝重轻声道“八哥,皇阿玛虽说身子硬朗,但若要有事,您只要将信送到弟弟处,弟弟必不会让您失望。”

胤祀拉住胤祯的手,就差指天明誓,郑重的说道“永不相负。”胤祯转身离开,胤祀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