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下以为如何。”

想起前世德国是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统一的,李云中仔细想了下日期,统一年限距离现在大约有十几年。兵工厂等重工业建立到投入生产,大约需要五年,而欧洲距离远东需要几个月的路程。德国统一正好是这些重工业产量达到顶峰的时候,岂不白白便宜了大汉!

“朕答应了,不知你们国王什么时候开始付诸行动?”

李察德激动万分,德国有识之士都认为普鲁士要统一德国最少需要50到100年,签订这些条约,可以让普鲁士国立大增,完全可以提前几十年发动统一之战。

“我已经带来了腓特烈国王的授权书,陛下随时可以签订合约蓝本,不过这件事要瞒着欧洲进行,不知陛下可否同意?”李察德期盼的看着李云中。补充道:“要是这件事传到欧洲。不但普鲁士遇到责难。就连陛下也会被欧洲各国敌视。”

李云中皱着眉头,忧虑道:“这么大的事情完全瞒住欧洲人是不可能的,不知贵使有什么建议?”

李察德扭捏道:“不如陛下划一块地方作为普鲁士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英国、法国就无权进入其中……”

“不行,这个方法不行,如果这样做,英国、法国、美国也会要求划分势力范围,汉国岂不成了殖民地!”李云中大声拒绝,又不想放弃这个香饵,提议道:“汉国疆域广阔,不如在江西、安徽两地建厂,那里资源丰富。可以就近取材,目前英国、法国人的势力还没有延伸到那里,普鲁士人在那里发展,他们也无话可说。”

李察德见李云中信誓旦旦,回道:“如您所愿。不过我还要前去考察一番,如果真如陛下说的那样,我同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明年还会来到远东,到时我会带着大批设备,希望陛下有所准备才是。”

为了让他安心,李云中许诺道:“明年的时候货船只要挂着普鲁士的旗帜,你们就可以沿着长江向西,一直开到安庆再靠岸,朕会在那里迎接贵使。”

李察德告辞:“谢谢您的睿智,在下告辞。”

看着李察德的背影,李云中心情大好,对傅鸾祥问道:“朕今天下午有什么安排?”

傅鸾祥急忙拿起笔记本,念道:“半个时辰后到文渊阁处理两个时辰的奏章,下午要召开一个军事会议讨论江西、安徽、广东局势。”

李云中笑道:“到文渊阁处理奏章的事情取消吧,军事会议提前举行,你去通知兵部、参谋部主官到会议室。”

“遵命”傅鸾祥在笔记本上修改。

“臣等参见皇上!”林大基等人见李云中大踏步的走进来,急忙行礼。

“免礼,召各位过来,是因为南昌的事,你们制定个方案,一定要在过年之前拿下南昌,将湘军的势力赶出江西,明年以后,朕不希望江西再有战事发。”

林大基面色微变,兵部刚拟出一个以南昌为诱饵,吸引湘军放弃九江,聚集南昌,将他们围而歼之的计划,没想到皇上竟然事先否决,心里七上八下,不明白皇上为什么非要将湘军赶出江西,小声谏道:“江西距离湖南太近,完全杜绝战事恐怕兵并不现实,皇上可是收到什么消息?如果湘军不能进入南昌,九江危矣!”

普鲁士要去江西考察的事,李云中并不打算大张旗鼓的宣传,暗示道:“这几天,有几个洋人会去江西考察,此事至关重要,所以汉军一定要在江西打几个胜仗,不要让他们小瞧。”

“这……”林大基对这个理由实难接受,为了洋人而放弃全盘计划,太荒唐!胆子一下就大了起来:“皇上三思,湘军在湖北厉兵秣马,无论是在装备、人数上都不下于我军,如果吸引他们进入南昌,断其后路,不出一年,就会全军覆没,我军一旦提前攻下南昌,湘军必然会围攻九江,我军水师并不占优,骤然与湘军决战,最好的结果也是惨胜!”

李云中看着地图,微微想了下,问道:“赵烈文不是拟定一个攻打湖南的计划!如果我军从江西、广东攻入湖南,湘军是否会回兵自救,九江之围自解;这样江西就可平安无事。”

张遂谋谏道:“不知皇上为何执意进攻南昌,难道只是为了几个洋人?请皇上明示?” 从来没见过皇上这样急迫,宁愿承受汉军伤亡。也要一意孤行,他还记得当初在永安,为了避免伤亡,李云中将城外阵地悉数交于太平军防守,以致决策权被大大削弱。

“此事关乎大汉国运,如果事情顺利,不出五年就能统一中国,洋人不但不敢欺辱,汉国的势力还能延伸,再现成吉思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