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传太极拳理法。

“大师兄回来了!”、“大师兄回来了!”一处四合院,不断有人高呼。

不一会儿和兆元就走进正堂,对着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拜道:“徒儿拜见师傅!”

陈清平笑道:“育俺回来了,快坐下休息一会。”

“是,师傅。”和兆元起身来到一旁坐下。

不一会儿,偌大的一个厅堂就挤满了人,有坐着,有站着,一起看着像坐在最上首的师傅。

陈清平欣慰的笑了笑:“为师很高兴,大家都平安无事,虽然还有的师兄弟没来得及进城,但是以汉军的行事风格,应当没有大碍,大家也不必担心。”

和兆元看了下师傅,欲言又止,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紧皱着眉头。

陈清平看着坐立不安的弟子,问道:“育俺有什么事就直说好了。”

和兆元感激的看着师傅,说道:“启禀师傅,城内知府委托我姐夫守城,我姐夫的意思是让我们师徒教导乡勇守城。”

还不待陈清平回答,就有急性的人说道:“我们怎能帮助清兵守城,汉军仁义传遍天下,要帮也是帮助汉军才对。”

武禹襄出身官宦世家,对反贼是深恶痛绝,听自己师弟竟有如此叛逆想法,立即严肃训斥:“短毛、长毛祸乱天下,多少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我恨不得杀进江宁,取李云中项上人头,再说我等身为大清子民当然要帮助官军。”

又有人说道:“据我所知,汉军所到之处,纷纷减免赋税,百姓争相投靠,名为反贼,实为义军,这几年官府到处设置厘金,百姓苦不堪言,我爹一年辛苦经商,所得到被官府剥削大半,入不敷出,日益艰难,他还打算带我们一家人前往大汉避难。”

陈清平所收的徒弟大多是富农地主家里的孩子,他们不愁吃不愁喝,读书不成就想学一身武艺,那些贫穷佃户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不一会这些反对声音就被压制下去,满堂都是附和助官兵守城的意见。

“反贼就是反贼,成不了气候。”

“说的对,短毛境内道德沦丧,洋风盛行,实乃天下祸乱之根源。”

……

陈清平不得不打断他们的争辩,大声训道:“放肆!你们都是师兄弟,情同手足,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争吵。”

和兆元惭愧起来,低声道:“都是徒儿的错,请师父责罚。”

厅内不少人依旧怒目相对。

陈清平见此情况,意兴阑珊的说道:“平时我教你们武功,都是因材施教,各得其所,学以致用,如今你们个个成才,我很欣慰,大家好聚好散,从今天开始,我们师徒缘分已尽,你们都散去吧,愿意帮助官军我也不拦着,愿意投奔汉军也可以,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在战场上可以念在同门师兄弟的份上不要自相残杀。”

和兆元听到一半就带头跪在地上,哀求道:“师傅,是徒儿的错,徒儿不应该答应姐夫劝您出山,你要罚就发我一人,其他师兄弟都是无辜的,求师傅息怒。”

“求师傅息怒。”百十个徒弟一起跪在地上,拦着陈清平的去路。

陈清平笑道:“大家都起来吧,我们道家讲究无为而又随心所欲,只要你们认为是对的,就去做,为师累了。”

最后和兆元只带了二十多名师兄第前往校场。

谭绍光听说又有一部清军逃之夭夭,骂道:“这清军也真邪性了,不在城里呆着,跑到城外扎营,脑子被驴踢了!”

刘丽川还走进营帐就听到谭绍光怒叫的声音,微微摇头。

陈玉成见刘丽川进账,问道:“清军可有退走?”

“启禀将军,清兵退到三十里外靠河扎营。”

谭绍光放下心来,急躁的心情变得缓和,道:“这清军离得那么远。看来是准备逃跑,我军可以放心攻城了。”

张万对陈玉成抱拳,笑道:“恭喜将军,城内只剩下一些乡勇,不足为惧。”

陈玉成起身在帐内慢慢走动几步,又来到地图面前沉思起来。

帐内将领面面相顾,不明白陈玉成在想什么,这怀庆府就像脱光衣服的娘们,都走进房门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钟林小声道:“将军有什么打算?难道想打城外的清军?”

张万一头雾水,帐内将领普遍年轻,怎么显得那么老成,他还盼着打下怀庆府,荣升知府老爷呢!

陈玉成转身,大声道:“我军要想攻占怀庆府,城内清军不足虑,城外的两万清军才是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