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肃顺躬身拜道:“奴才谢主隆恩。”

大臣散去后,咸丰又单独召见瑞华。

瑞华躬身,等候指示,他心里隐约明白皇上为何叫他回来,肃顺的想法只有汉人可以明白,他们这些地道满人才不会在乎什么兄弟分家,勾结外人。

咸丰问道:“你对洋人的要求有什么看法?”

瑞华回道:“奴才愿听从皇上指示,皇上的意思就是奴才的意思,皇上叫奴才做什么,奴才就做什么!”

咸丰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早就知道瑞华等人无能,但还是让他身居高位,这就是原因:“朕觉得短毛才是心腹之患 ,河南、山东沦陷大半,湖南曾国藩到时没几天就报捷,但是朕让他北上勤王,他就推三阻四,说这里危急,那里被短毛包围,朕也不指望他了,只要他能守住湖广,朕就知足了!”

瑞华道:“曾国藩要能明白皇上一番苦心,必会惭愧不已。”

咸丰摆了摆手,让室内宫女太监都退出去,明言道:“俄罗斯人的条件也不是不能答应,黑龙江将军奕山公忠体国,可以让他与洋人商议边界之事,你把朕的意思告诉那个洋人特使,让他尽快卖一批洋枪过来。”

瑞华道:“奴才明白,请皇上放心!”

咸丰顿了顿,又说道:“湖广总督官文无能至极,朕打算把他换掉,你认为谁人合适?”

瑞华大喜,这是皇上给他好处,他可不能推辞,也不能立马推荐心腹,否则让皇上不喜,也不能推荐那些对头,免得赔了夫人又折兵,对了,就先推荐曾国藩,我得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想了一会,瑞华答道:“安徽巡抚曾国藩能征善战,可担当此任。”

咸丰立马摇头,道:“朕已经打算升他为两江总督,这湖广总督还是换别人吧。”

瑞华得意的微笑一闪而过,继续道:“湖北巡抚胡林翼可担当此任。”

咸丰直视瑞华,道:“胡林翼丁忧,朕打算下旨让他夺情视师,督抚云贵。”

瑞华说出了中意人选,道:“礼部侍郎徐良,汉军镶黄旗人,忠勇可嘉,皇上认为如何?”

咸丰现在就信任眼皮底下的人,况且徐良是满人,正合他意,当即点头允许。

ps:  这个月更新了30万字,5月1号只有3万字的存稿,我能完成每天最少一万字更新,多亏了大家的鼓励,谢谢大家。

还是2章一起上传,为了大家看的爽,不在乎首页点击显示了。

第两百零一章 西南互保

曾国藩这几个月很受煎熬,他自诩忠贞之士,可是最近屡次抗旨行事,咸丰皇帝下了三道圣旨,让他率领湘军进戍河北地区,都被他以正在整军的借口拖延。

自从曾国藩率湘军主力进驻湖南衡州抵御左宗棠的大汉军,衡州知府高人鉴就很识趣的将府衙让出来,他巴不得湘军进驻衡州。

高人鉴明白湘军是块硬骨头,大汉军轻易不会攻打,自己也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僚。

湖北传来消息,湖广总督官文被罢免!曾国藩心思复杂,急忙召幕僚商议对策,官文最近与湘军相处默契,胡林翼升任云贵总督,湖北督抚又被换,以后湘军在湖北又要陷入困顿。

听曾国藩抱怨,郭嵩焘道:“这皇上也着急了,官文报喜不报忧,谁都知道其中定有猫腻。”

郭嵩焘在江西打了败仗,这让他明白自己不是领兵作战的那块料,感觉很丢面子,就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递给曾国藩,自己回乡隐居,曾国藩正好路径长沙,就把他‘抓’了过来,随军行动。

陈世杰看着曾国藩,问道:“曾公可有应对之策?”

曾国藩苦笑:“这徐良是户部侍郎,我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与他交情匪浅,只是曾某经历了江西巡抚陈其迈这件事,也不敢保证这徐良会如何对待湘军。”

刘蓉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忽忧,经过官文默许,湘军已经融入湖广地方。现在湘军势大,是湖广总督有求于我们。而不是我们受制于湖广总督,这徐良识趣就罢了。要与湘军对着干,就让他出个意外,朝廷天高地远,又有短毛拦住去路,湘军无忧。”

众人瞪大双眼,惊奇的看着刘蓉,不明白他为何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要是在湘军草创的时候,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刘蓉说这话也有底细。前几天他收到王錱的来信,称李续宾没有战死,而是被俘,如今就关押在南京,王錱在信里有意无意的劝他静观其变,这对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